為軫念。即於行在、特簡爾等齎空青往賜。此係格外之恩。凡一應禮節、爾等到時、令王不必拘於成例。隨處可以相見。並傳諭之。
○庚午。裁通政使司漢軍知事一員。
○辛未。諭大學士等曰、從前曾諭九卿、各省官員內、有居官不好、聲名不堪者、隨聞隨即繕摺具奏。今李錫居官甚劣。何竟無一人奏朕。各省官員賢否、九卿豈無所聞。凡大臣啟奏、苟所聞不確、於奏摺內雲、臣所聞如此、不甚詳確、一併宣告。未嘗不可。朕亦止欲知之耳。並非不加訪實、即行治罪也。況奏摺又不發出。隨聞隋奏。各省官員、亦知懲戒悛改。近閱九卿保舉、以為好官而薦引者有之。以為劣員而糾參者、何並無一人。著傳諭九卿。
○諭大學士馬齊、左都御史徐元夢、朕料理軍務年久。屢次親統大軍。綠旗兵丁、較滿洲、蒙古、相去甚遠。滿洲兵只用二千、蒙古兵只用五千、朕親統時。任意所向、綽然可以成功。若綠旗兵丁、任伊眾多、朕心亦難倚任。適於議政大臣處、亦下此上□日。今扎薩克蒙古等、雖不給與糧餉。於伊等該管王、臺吉等、皆實心效力。推而至於苗蠻、盡知各為其長。若綠旗兵丁、糧餉必以時給發。稍不如意、即至相怨。昨提督康泰、所領兵一千餘人、至黃勝關柏木橋鼓譟、竟棄提督而去。提督前並無一兵。止餘僕從。總兵官路振揚、駐紮松潘。相距七十里。聞信即往前迎。因眾兵不可止遏、給銀米撫慰、令回成都。此兵至成都、巡撫年羹堯、曲加安戢、交提標中軍參將管束。年羹堯復奏、此參將甚好。常諫阻康泰。將此兵交與、斷然無妨。隨將總督鄂海奏聞一摺、年羹堯所奏二摺、並康泰、路振揚、移諮總督巡撫文書、交馬齊觀之。因命康泰馳驛來京。路振揚署提督事。
○命浙江提督學政汪漋、山東提督學政陳沂震、四川提督學政廖賡謨、俱照該督撫所題、留任三年。
○諭兵部、貴州威寧總兵官杜汝昆、年老衰憊。著革退。
○壬申。靖逆將軍富寧安疏言、進巢□刀一萬三千兵外、請添喀爾喀兵三千。上諭議政大臣等曰、將軍富寧安處、派察哈爾兵一千、京城八旗護軍一千前往。所派護軍內、將鳥槍手護軍、派五百名。此兵到時、將彼處綠旗兵之不整齊者、著將軍酌量徹回。再西安滿洲兵、派出軍前甚多。將京城驍騎兵內、每佐領各派三名、前往西安駐紮。豫備調遣。
○癸酉。上諭大學士馬齊曰、旅順口脫逃陳君元等、賊黨不過八人。昨廣東巡撫法海奏稱、此夥已獲七人、只有一名未獲。朕前以海中各島、皆可為賊藪。及詢投誠海賊雲、島內樹木不生、地皆礫石。不可耕種。亦無好水。故難棲止。即如澳門地方、所居不過萬人。因無田耕種、米無所出、俱自廣東運米而食。今海中潛藏賊蹤、皆沿海所居奸民。春時覓小船捕魚、遇商船、即行劫奪。商船既得、便拒敵官兵。至嚴冬時、水米既無、伊等焚船上岸藏匿。大勢不過如此。斷不能於海島棲止也。明代金門、廈門、海壇、澳門、普陀巖、崇明、盡山花鳥等處、俱有海賊。從前海賊鄭芝龍投順。本朝用為內大臣。令伊作作字、招降伊子鄭成功。若果投順、皇上即以海澄公見授。伊竟不從。順治十六年、領海賊三十萬、侵犯江南、攻鎮江城。宜思恭之父宜永貴、時為巡撫。坐鎮瓜洲。因未從賊、城得不陷及賊進圍江寧時、滿兵甚少。值貴州回軍之副都統噶褚哈等至。同江寧將軍喀喀穆、合軍出東門、於明太祖陵南、誘賊進三十里、大敗之。殲其眾。朕幸江南曾親閱其戰地。我朝所殲敵眾、松山、杏山、敗洪承疇兵十三萬。山海關、敗敵兵二十萬。安親王於永興地方、敗吳三桂兵。並此番所敗海賊。共計四處。海賊既潰敗於江南、而福建地方施琅等、又收取金門、廈門。賊無棲止之處、始取臺灣為巢。今臺灣一帶、又皆入版圖矣。又諭曰、古時有一二美事、即以為奇、互相傳說。朕於邊疆、處處巡幸、閱歷之事甚多。往寧夏時、豫州無水。地方官、豫貯水三百甕以待。朕見有涸河故道、意春水方、長之時、或值水發、亦未可知。因遣馬武、海青、往看。伊等去猶未遠、即回奏雲、河水發矣朕乘騎往觀、見軍民僕隸、擁視水漲因、汲用此水。三百甕之水、竟無所用。中路往徵噶爾丹時、至察漢託灰。見泉流甚細。朕令八旗所扎八營、每營各掘一井。八井之水、泛溢而出。人馬俱賴以濟。后皇七子、送四公主、經過此泉、已無涓滴矣。馬齊奏曰、噶爾丹之惡已盈。皇上乂安中外之意甚切。所以上天默佑如此。
○以翰林院編修嵇曾筠、提督山西學政。編修查嗣庭、提督河南學政。檢討覺羅逢泰、提督陝西學政。編修繆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