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總統握手寒喧之後,面對記者分別發表了即席講話。
杜魯門很興奮地說道:“一個國際組織對抗侵略者,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在聯合**的將領和士兵奮戰之下,特別是在黃總統的奇妙指揮下,所有自由國家,不管或大或小,現在都比以前安全,因為集體安全這個理想已經實現了。朝鮮戰爭是個光輝的勝利,美國己在朝鮮證明,它說的話和它的契約一樣有效——甚至比契約還好,因為當初並沒有什麼契約。歷史將會把朝鮮引為它是集體安全試驗場的例子。到這次為止,集體安全只不過是似乎可以成立的一種理論而已。歷史將會把它引為是對抗**的世界性鬥爭的轉折點的例子”
黃曆則說得比較新穎,有讓人耳目一新,甚至是震驚不已的感覺,“感謝杜魯門總統的誇獎。我下面要說的可能會有些奇怪,但我希望大家能冷靜思考其中的道理。”
環視了下四周,黃曆稍停頓了一下,繼續大聲說道:“朝鮮戰爭已經結束了,是的,對我來說,對南洋聯邦合眾國來說,是這樣的。時代在進步,戰爭的理論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戰爭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政策工具,那麼導致雙方同歸於盡的政策就是無法想象的。核時代的戰爭必須是有限的,至少在核大國已經卷入或者可能捲入的情況下必須如此。”。。。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四十四章午餐會晤
第一百四十四章午餐會晤
杜魯門對這小小的恭維抱以微微一笑,說道:“在亞洲地區,除了朝鮮半島外,印度支那也是個令人不安的地區。wWW。我們已經開始大規模援助法國人,希望他們能將局勢穩定下來,也希望南洋聯邦能在其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越南哪,也不是個好東西,南北分治才是最好的辦法。一旦越南統一,會象歷史上那樣將金蘭灣租給蘇聯,那威脅可就近在眼前了。
黃曆想到這裡,輕輕搖了搖頭,說道:“要我看的話,法國人恐怕難以擔此重任。”
杜魯門總統愣了一下,疑惑地問道:“為什麼?越盟會擊敗法國人,憑他們的武器裝備?”
黃曆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兩位總統坐在了餐桌上,飯菜上來之後,所有人都離開了一段距離,給兩位總統的密談創造了合適的空間。兩位開始邊吃邊談,這樣使得氣氛變得更融洽。
“武器裝備只是決定戰爭勝敗的一個因素。”黃曆繼續對印度支那發表自己的看法,“法**官對游擊戰術完全不知所措,在印度支那這樣一個叢林茂盛,山巒密佈的地區,正規作戰是行不通的;再有就是法國人選中的馬太差,保大皇帝,實在難以完成協助法國人的任務。”
杜魯門沉吟了一下,明白黃曆話中的意思。
越南、柬埔寨和寮國,原來都是法國的殖民地,現在他們的地位略有改變。巴黎承認它們是“法蘭西聯邦”內的“獨立國家”。所謂‘法蘭西聯邦”,也就是做個樣子,是反對殖民主義的一種象徵性的姿態,目的是對付蘇聯所支援的胡志明的越盟叛軍。
一九五零年二月,華盛頓和倫敦承認了這三國,國務卿艾奇遜還強調說“美國的根本政策就是支援附屬國家的人民,透過和平的民主的演變走向自治與獨立”。美國本來希望亞洲有些國家跟著就會承認這三國。但是,他們不願採取行動,因為法國支援的傀儡保大皇帝寧願在裡維埃拉曬太陽,當個不到職的國家元首。這使他們反感很大,持有對保大的普遍蔑視。但美國還是決定把美國的聲譽押在印度支那。
“這或許是個問題。”杜魯門並不太確定地說道:“但似乎影響不大,在美國的大力支援和援助下,法國人應該能將局面支撐下去。”
黃曆微微抿嘴,並不再往深裡說。美國人還未領教到叢林戰爭的殘酷,以及越盟的堅韌,或許吃些苦頭才會明白。
“南洋聯邦的氣候與印度支那很接近,在地理上離得也不遠,在法國人需要支援的時候,還請貴國能夠擔負起維護東南亞和平的重任。”杜魯門顯然想不到美國人會被捲進越南戰爭,並丟臉地被擊敗。
當然,此時美國並沒有取代而不是補充法國的責任的傾向。更不會想到美國會成為法國的替罪羊,陷入直接干預的泥潭,但這些情況是會象滾雪球那樣的。正如艾奇遜在他的回憶錄裡寫道:“我決定既然我們幹起來了,我就不再回頭看了。”
“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我們很願意伸出援手。”黃曆故意嘆了口氣,說道:“可惜現在我們的國力太弱,能夠提供的幫助有限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