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放棄”的意思是美國可以保留《租借法案》並且向蘇聯輸血,而德國同樣也可以透過歐版的《租借法案》向日本輸血。
由於美國擁有更多的石油,而且蘇聯的實力遠遠超過日本,因此這一個“不完全放棄”的政策,對美國而言是有利的。
不過在肯尼迪看來,所謂的“不完全放棄”不過是為了照顧美國的軍火和工業巨頭(這兩種人現在幾乎一體了)的利益罷了。
要不然德給日本“斷糧”,美國給蘇聯“斷供”,世界大戰在43年,最晚44年就能收場了,軍火商們之前投資那麼多建成的工廠怎麼盈利?
正在腦海裡面譴責美國資本家的黑心,同時還在思考應該買入哪家軍火公司的股票比較有“錢途”的肯尼迪大使的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陣皮靴敲打花崗岩地板的聲音。然後就是:“嗨,希特勒!”的喊聲。
大使先生連忙站起身——他知道是德國總理希特勒來了。
和希特勒一起到來的還有帝國元帥赫斯曼和一直負責美德談判的赫斯。
這次的會面雖然是非正式的,但是德國乃至歐洲共同體實權最大的兩個人物同時出現,也讓美國駐瑞士大使肯尼迪的心中多了幾分把握。
很顯然,德國人對於同美國講和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視的。如果自己能促成美德和平,那麼未來在政治上的前途肯定不止於一個大使。
……
“不,不,不……我們不是真的要同歐洲的納粹分子講和,更不會拋棄蘇聯。羅斯福總統和大部分的美國政治家都知道讓德國完全支配歐洲的後果是什麼,哪怕美國打敗了日本,並且統治了太平洋,也不足以對抗一個融合了俄羅斯的歐洲共同體。”
就在肯尼迪大使和希特勒、赫斯曼、赫斯等人會面討論和平的時候,克里姆林宮也迎來了一個來自美國的客人——總統特使哈里。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的來意很簡單,就是解釋美國的歐洲政策,同時替剛剛打了敗仗的蘇聯打氣助威。
哦,還有威脅斯大林!
霍普金斯看到斯大林的英文秘書巴甫洛夫將他的話都翻譯成俄語後,又緩緩地補充了一句:“當然了,如果你們準備同德國講和,那麼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和德國繼續打下去了……而且我們也不會再幹涉歐洲事務,《租借法案》也會被立即廢除,再也不會恢復,無論德國是否遵守和你們簽訂的條約!”
這是**裸的威脅!而且……威脅的還很有道理!
因為在出賣朋友的問題上,美國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德國固然強大,但也沒有跨過大西洋攻擊美國本土的力量。甚至連銅牆鐵壁的加勒比海也打不進去,最好的局面無非就是在大西洋上壓制美國。
不過要達成這個目標也不容易,因為德國在大西洋的海權實際上是建立在ju288的高空、高速、大航程和遙控滑翔炸彈的大威力上面的。
而隨著“一次性噴火飛機”的逐步完善,現在美國已經有了打掉ju288高空、高速優勢的殺手鐧。除非在德國噴氣式飛機的作戰半徑內(噴氣式飛機在極高空的優勢根本不是活塞式飛機可以對抗的),否則ju288就不再是一件難以對付的利器。
在破除了ju288和各種遙控滑翔炸彈的威脅後,雙方就是拼航母、拼戰列艦了,而美國是有很大優勢的。倒不是美國的造船業真能壓倒歐洲多少,而是美國有2。6億噸石油,而德國到45年撐死也就6千萬噸油,只有美國一個零頭。
而德國控制的這點石油還得維持歐洲各國的開銷,還得在東線維持龐大的機械化部隊和空軍,有能剩多少用在大西洋上?
所以美國一旦徹底拋棄蘇聯,那麼德國很有可能轉過頭來再滅蘇聯。
而美國為了和德國議和,肯定是要廢除《租借法案》的,而這個《法案》一旦廢除了,再要想透過可就難如登天了。沒有了《租借法案》,那麼蘇聯就沒有“免費”的美**火、糧食和原料,再失去左岸烏克蘭的話,這蘇德大戰還怎麼打?
“可是蘇聯現在非常困難!”斯大林眉頭緊皺,也不知道是在生美國的氣還是在為蘇聯的前途擔心,“我們現在是單獨對抗整個歐洲共同體,而且我們內部還出了叛徒!”
“你們不是單獨對抗,”霍普金斯說,“你們還有我們這個朋友。為了支援蘇聯人民的抵抗,我們將會在大西洋上採取主動。”
“在大西洋上主動?”斯大林輕輕哼了一聲,“這真是太好了……你們早就應該這樣做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