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些驕傲的德國人也給了法國人說‘不’的選項。他們可以投票選擇拿起武器繼續抵抗!如果我是法國人,我一定會投票讓國家繼續打下去的。
而在德國人給出的苛刻的和平條件中,也有一個在懦弱的人看起來比較溫和的組合。我猜想那些沒用的法國人很有可能會投票選擇這樣的條件。
首先,德國人不會佔領大片的法國本土領土。除了必須的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外,在法國本土德國人只佔領位於布列塔尼半島上的佈雷斯特和加萊、敦刻爾克等三地作為對英作戰的基地。
這三塊地盤將以“租借地”的名義,暫時將主權渡讓給德國,直到德國打敗英國後再歸還。而法國本土其餘的土地,都可以由法國政府自行管轄。
其次,德國可以有條件免除法國歸還賠款和“掠奪物資”的義務。
條件是法國加入歐洲關稅同盟和歐洲貨幣同盟(當然不是馬上,而是有一個加入的過程)——這意味著法國永遠失去了關稅自主和貨幣自主,法蘭西銀行將和德意志帝國銀行、比利時中央銀行、波蘭中央銀行,可能還有匈牙利中央銀行等歐洲國家的中央銀行還有設在瑞士的歐洲開發銀行合併,然後組成統一的歐洲央行。而歐洲央行的總部現在計劃會設立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如果荷蘭也願意加入歐洲關稅同盟和貨幣同盟的話!
再次,德國要求得到部分法國艦隊——可以是租借,操縱艦隊的也可以是法國人民志願兵!
德國想要得到的是“黎塞留”號戰列艦、“讓。巴爾”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戰列艦、“斯特拉斯堡”號戰列艦和另外十幾艘巡洋艦和驅逐艦。這樣他們就能組建一支強大的地中海艦隊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德國人並沒有要求馬上得到它們。按照《日內瓦條約》草案中的規定,法國人在交付軍艦前要根據德國海軍的要求進行現代化改裝和大修(費用由法國政府承擔),同時還要為這些艦船配屬志願兵。
志願兵將從法國海軍軍人中招募,進行為期6個月的“國家社會主義教育”後就能負責操縱指揮這些艦船。並且將以“志願兵”的名義為德國作戰。而法國本身則可以繼續保持“中立”,絕大部分法國人也能繼續過安逸舒適的生活,相信這對法國選民是很有吸引力的!
最後一個頗有吸引力的條件是對阿爾薩斯…洛林的處置——那裡將會成為未來歐洲共同體的首都,既不屬於德國也不屬於法國,而是屬於整個歐洲。
我想阿爾薩斯…洛林的居民一定會投贊成票的(他們當然可以投票),這樣他們的家鄉再也不會變成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而且還會得到許多投資。另外,歐洲共同體的首都很可能還意味著許多很不錯的工作機會。
在報告的最後,哈利。霍普金斯非常肯定地告訴羅斯福:我對法國公民投票的結果不報任何期待,德國人很明顯已經走出了整合歐洲的第一步,而且走得相當不錯!(未完待續。)
第391章 因為美國
希特勒是1940月6月15日在日內瓦萬國宮進行了題為《為了歐洲的進步》的演說,向全世界闡明瞭德國的立場和發動戰爭的目的:建立一個團結、繁榮、進步,並且不會再奴役和壓迫不發達大陸人民的歐洲共同體!
根據希特勒的說法,德國的理想是將不包括蘇聯和羅馬帝國的歐洲各國團結起來,按照昔日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模式組成一個龐大的關稅同盟、貨幣同盟。
各國的產品、資本、人口可以在同盟內部自由流動(當然是在戰爭結束後),完全沒有任何限制。整個歐洲共同體將會變成全世界最大也是最繁榮的市場,所有參加歐洲共同體的國家的人民都會因此受益。
而且參加共同體的各國之間的國境線將是完全不必設防的,因為各國的軍隊不再用來防禦彼此,而是用來維護世界的和平安寧。戰爭將會在歐洲永遠消失,未來的歐洲人再也不用擔心鄰國的軍隊會來進攻,也不會被好戰的政府送上戰場去入侵某個鄰國。
對於被歐洲列強統治的殖民地,希特勒的演說中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歐洲文明已經佔有了足夠龐大而且遼闊的“無主之地”,不需要再去奴役擁有古老文明和密集人口的土地了。
按照希特勒的說法,歐洲人向印度、東南亞和中國殖民根本就是個謊言。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南部非洲這些富饒而且遼闊的土地都空曠無人的時候,怎麼會歐洲人去印度和東南亞還有東亞這種人口多得都快爆炸的地方殖民呢?
實際上並沒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