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資金,湊一湊吧。
林渠請求上邊多給錢,他說嶺兜鄉除了石頭,其他的不多。劉克服插嘴,斷言這筆錢值得,這件事是注目長遠,除了一舉還清歷史舊賬,給困難移民一個新的幸福生活,也讓嶺兜有望成為招商和工業開發的一個亮點,在全市全省都可能叫響。
方文章道:“這麼說小劉有功?”
劉克服說:“功勞是兩位書記的。有問題絕對不敢怪罪別人,那一定是小劉。”
方文章大笑,說看來小劉不只會多嘴,還學會說話了。
那天在現場,劉克服繼續“學說話”。他對方文章提起數十年前為移民村選點的故事,講到傳說某位縣領導口渴,在耕山隊落腳喝茶,之後不想走了,決定把移民點建在那裡,留下了數十年的矛盾和糾紛。當時曾有人建議走到大暢嶺看看,該領導一看天色已晚,聽說那地方有鬼火,當即否決。
“過了幾十年,今天縣領導終於走到了大暢嶺。”劉克服說。
方文章說他不會是第一個吧?
劉克服強調不同,為解決移民村的困難而來,方文章可能是第一個。
方文章說如此看來應當利用晚間,打上手電,就著鬼火到這裡看墳。
他竟然認起真來。那時嶺上眾人一人一支汽水瓶,喝著解渴。方文章下令大家把手中的瓶子全部放回紙箱,讓通訊員扛下山去。今天自方書記以下,縣鄉村大小官員一律不許喝水,不能像當年一樣口渴誤事。
“免得幾十年後讓小劉再有話說。”
底層官員 第四部分(2)
大家只好口渴。林渠罵劉克服,說劉副不幹好事,不學說話還好,一學就讓領導和大家一起幹吞口水。哪有這樣巴結領導的。
劉克服自認該罵。一行人幹吞口水,一起走到了小南坡。
大暢嶺範圍很大,不可能滿山建房,必須為未來的新村劃定一片建設區域。規劃之際,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該嶺的東北坡上,包括劉克服。東北坡位於大暢嶺東北側,這裡坡勢比較平緩,離水源較近,引水方便,舊有的一條小路也從坡下穿過。方文章在這個坡看了半天,卻不說話。林渠彙報說對這個點看法比較一致。方文章就挖苦,問林書記是不是口渴了?不想走路?林渠發窘,說大書記不渴,小書記更不會渴。於是大家越過東北坡,踩著灌木草叢,繞過雜亂無章的亂墳走往另一方向。
方文章在雜草中看到半截條石,他踏上去踩了踩,問:“小劉,這是什麼?”
劉克服說可能是早年人家的石柱,房子廢棄倒塌時摔斷了。這一帶廢墟不少。
“附近都走過嗎?”
劉克服說大的坡他都看過了。
方文章找到了一條廢水渠,在雜草叢中斷斷續續向前延伸,有的地方尚有渠道舊痕,有的已經塌平。順著雜草中時隱時現的廢渠,他們走到了小南坡。
這裡位置在大暢嶺東南面,它的南邊還有一個大南坡,面積很大,坡形陡峭,不適於建村。小南坡這裡坡度相對平緩,其他方面似乎很普通,同這裡的其他荒坡並無不同。小南坡與東北坡相比距離稍遠,但是比較向陽,視野會開闊一些。方文章站在坡上東張西望,點點頭說:“往回走。”
林渠問:“方書記覺得這裡好?”
方文章說要辦這種事,光知道坡度面積公里不行,得懂點風土民情。多找幾個人,好好商量一下,然後再定吧。
“風水好壞,這是有講究的。”他說。
大暢嶺下有一條溪流,水流充沛。從嶺兜鄉到大暢嶺的公路眼下可以沿溪行進,無需過溪,當前並無問題,但是從長遠謀劃需要在溪流上建一座橋,因為未來大通道的路線在對岸山坡,有了橋才可以溝通,實現大暢嶺的地理優勢。由於建橋開支較大,經費落實不易,劉克服提出分兩步走,先搞新村民居和這邊道路,第二步再設法搞錢建橋。當前新村交通還用不到這座橋,等省裡大通道建成還來得及。方文章當場予以否決。說要搞就搞好一點,要一鼓作氣拿下來,起碼得有個眉目。
“你們找過市交通局嗎?”他問。
林渠說找過了。市交通局讓打報告,說今年的盤子肯定列不上,以後再考慮。
方文章追問,這是誰答覆的?鄉里派誰去爭取?縣裡部門配合了嗎?林渠說縣交通局局長親自帶鄉里領導到市裡,找的是市交通局一位副局長。鄉里派去彙報的人是王毅梅副鄉長。
“這是她傻還是你傻?”方文章劈頭蓋腦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