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不得別人。”

在對“舊軍官教員”尊重愛護、鼓勵的基礎上,劉伯承也注意加強教育,幫助他們克服舊思想,改變舊觀念,把立足點轉到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一邊。

針對他們不少人受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影響較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誇大軍事科學的純學術性,把軍事科學與階級利益、政治立場對立起來的種種表現,一再要求他們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無產階級軍事思想,並且親自作報告,啟發和指導他們在世界觀的根本改變上下功夫,用思想改造帶動軍事上的提高,用真實的本領為人民服務,成為人民軍隊裡稱職的教育人才。他還以平等的態度,商討的形式,組織這些人座談,引導他們自己教育自己。他運用蔣百里和楊傑的經歷,具體、生動地闡明政治立場與軍事科學的關係。

蔣百里歷經清王朝、北洋軍閥和國民黨三個時期,任過若干軍事要職,在作戰實踐和軍事理論上都產生過相當的影響。楊傑曾任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陸軍大學校長等職,是國民黨軍中有聲望的人物,晚年參加反蔣愛國活動,遭蔣介石派遣的特務暗殺。劉伯承肯定他們軍事上學有所成,研有所見,但指出他們在為反動統治階級服務的情況下,不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獲得真正的成就。

透過一系列嚴肅而又生動的教育,使“舊軍官教員”感觸很深,認識到了思想改造的重要意義,堅定了自我改造的信心,任教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

在軍事學院創辦初期,“舊軍官教員”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編寫與翻譯了大量教材,承擔了技術兵種和文化教學中90%以上的授課任務,參與組織實施了許多次規模較大的實兵演習與現地作業,為軍事學院的訓練工作貢獻了力量。同時,他們自己也在政治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後來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後,他們陸續轉業到地方工作,不少人成為人民政協的骨幹,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振興中華繼續努力工作。每當他們回顧在軍事學院的那段生活時,都十分懷念劉伯承院長,懷念當時黨內黨外赤誠相見、互相信任、團結合作、寬鬆和諧的那種政治環境。

第三節給教員行“加冕大禮”

1951年5月5日,是軍事學院建立的第一個學習節。在歡慶學習節的大會上,劉伯承提出了著名的“尊師重道,教學相長”的口號。他對此解釋說:“我們的學員、機關工作人員要尊重教員,協助教員搞好教學。當然,教員也要向學員學習,幫助學員總結作戰經驗。不管是教員,還是學員,都要認真學習馬列和毛主席著作,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之道統帥‘教’與‘學’,使‘教’與‘學’兩個方面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針對那種“金教員、銀學員、破銅爛鐵是機關”的說法,他斷然予以批駁:“這個說法對不對呢?顯然是不對的。我們的教員、學員和機關工作人員都是黨的幹部,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是,在學校裡,教員起五更,睡半夜,工作是最辛苦的。應該提高教員的地位與待遇。教員是學校裡的無冕之王,就象李太白,遇官高一級嘛!今後,每年的學習節首先要表彰教員,給教員行加冕大禮。最高學府應該樹立這種尊師、敬師的高尚校風,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講到這裡,他走到臺前,舉手向全場的教員們行了一個軍禮。頓時,全場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劉伯承在臺上侃侃而談,風趣幽默,深邃透徹;教職員工們在臺下細細聆聽,點頭稱讚,喜形於色。他們就象品嚐一杯香醇美味的露酒,心裡感到無比舒坦。這種心與心的相貼,情與情的交融,是對尊師重道的共識,是全院上下獻身教育事業的交響樂章。

望著劉伯承樸實、誠摯的笑容,大家想起了他關懷教員、尊重教員的一樁樁往事——院辦公室的秘書想起了院黨委“編外委員”的故事。有一個從南京工學院招聘來的教員,不僅科技課講得好,還編寫了一套通俗易懂的軍事科普教材,深受學員們歡迎。劉伯承對這個教員十分尊重。每當召開全院大會時,他就指示院辦把這個教員請到主席臺上,和院的領導幹部坐在一起。人們都親暱地稱這個教員為院黨委的“編外委員”。

訓練部的參謀想起了“二兩米”的故事。建國初期,全軍實行供給制。

當時學員的供給標準是每人每日28兩(每斤16兩制)米,而院校教員和幹部卻只有26兩米。為了這二兩米的差別,劉伯承簽發了一個給中央軍委的報告,建議院校教員和幹部的待遇應與學員一樣,“即若因財政困難,則將學員與院校工作人員一同日領26兩米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