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山寨有三百多人,出去老齡的一些,年輕的有一百多,現在圍成這個大圈的正是這一百多人,現在要進行的是彝族每年都會進行的噠啼舞。
這是彝族特有的舞蹈,阿依阿咪子一個個都穿著各自的少數民族服裝,不分彼此的手牽著手,把篝火圍在中間,形成一個大圈。
陶潛他們也是年輕人,也加入到了其中,噠啼舞陶潛也知道,以前在中學的時候其實他參加過噠啼舞的表演,因為這個縣是個彝族自治縣,對於這些還是比較重視的。
噠啼舞不復雜,光說動作的話不多,而且都比較重複,學會一套動作就會一個舞蹈,總共也不超過十套動作,所以在彝家阿依阿咪子的帶領下,陶潛也漸漸找回了感覺,而其餘的幾人雖然之前沒有跳過噠啼舞,但在周圍同胞的教導下也漸漸的學會了。
因為不像以前學校一樣有音樂,所以大家都是邊唱邊跳,還不停的轉著圈子,而且圈子中不時有人插進來。不過這樣更加能展示出大家的**,跳累了就下去休息,休息好了又上來條。
一些彝族阿依都悄悄的向著自己心中喜歡的阿咪子靠近,希望能牽著她們的手一起跳,阿依主動,阿咪子卻有些害羞,不斷的躲著,給人一種欲拒還還的感覺。
陶潛也慢慢的靠向了林弱水的旁邊,讓人覺得不經意的樣子,就牽上了林弱水的手,林弱水明顯不想拒絕,雖然有些害羞,不過還是接受了陶潛伸過來的手,一起跳起舞來。
不過毛旭要去牽張娜的手卻一直沒有成功,因為張娜確實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雖然是一般的跳舞中,但明顯也不想給毛旭佔便宜。
大家都跳累了,周圍也慢慢的安靜下來,各自都回到了自己的那塊地方。
場中的烤全羊已經被分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吃好喝好完好了,本來陶潛他們認為今晚的晚會該結束了,但這時老村長又走到了中央,開口宣講著什麼。
待老村長講完後,一個露著粗壯胳膊,身高比張大山矮不了多少的彝族漢子走到了中央,老村長又指著壯漢說了些什麼,大家都在下面竊竊私語,不過有很大一部分人似乎很崇拜這個漢子似的,嘴裡都異口同聲的叫著幾個字。
陶潛猜想大家呼喊的是這個漢子的名字。
第六十二章 蠻架
漢子叫阿虎,在根耳的介紹之下,陶潛他們知道了阿虎是村裡的第一猛漢,上到老林,下到河裡,都是十分的‘哇’(彝族好的意思)。
而彝族每年過年也會舉行一下彝族的摔跤比賽,這便是以前陶潛他們曾在學校裡所說的蠻架了。
這個叫阿虎的壯漢明顯是這村子的第一人,在村子裡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所以是村裡所有男子的偶像和目標,大家都希望有一天能夠超過他。
阿虎已經連續三年在這彝族摔跤比賽之中得第一名了,今天的他也才三十歲,還能繼續參加摔跤,而他受到的待遇明顯不一樣,根耳說道只有最後的勝利者才能挑戰阿虎。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大家都去挑戰阿虎,就算阿虎再厲害,到最後還不是會精疲力盡,那樣就沒什麼意義了。
不過一開始,阿虎也會給大家表演一下,那樣會提高大家的**。
老村長說完就離開了正中央,把場地完全的留給了阿虎,這時候,只見一個彝族小孩從旁邊牽上來一頭壯碩的牛,從牛豐碩的肌肉就可以看出,這絕對是一頭年輕力壯的牛,體力絕對是在巔峰的時刻。
當小孩把牛牽上來之後,阿虎輕輕的撫摸了一下那個小孩,下面的人都‘喔喔’的叫了起來,口中說著陶潛他們聽不懂的話語,不過有了根耳這個翻譯,大家也很快明白了過來。
這個小孩是阿虎的孩子,大家叫喊的意思是希望阿虎的孩子將來也成為阿虎一樣的好漢。
小孩把牛牽上來之後便下去了,而阿虎這時來到了牛的正前方。這頭牛長著一對非常鋒利的牛角,不過通常這些牛都是用來耕地的,所以這些牛比較溫順,不想西班牙的鬥牛一樣,十分的兇猛。
不過雖然這些耕牛比較溫順,但力氣卻是不小,遇見比較犟的耕牛,一般人還給攆不走。為什麼要給牛穿鼻洞,那是為了好牽著走。大家知道鼻子裡邊非常脆弱,穿了洞,再加上一根繩子,主人在前邊一拉,後邊的耕牛一吃痛,為了減輕疼痛,當然要跟著主人往前走。
只見阿虎走到了牛的正前方,正對著那頭十分強壯的成年耕牛,而那隻牛明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只是‘莽莽’的叫了兩聲。不過因為比較溫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