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地位。

圖哈切夫斯基自然是個驕傲的傢伙,在王庚前世,這廝後來的悲劇,在1920年時的蘇波戰爭中就已經埋下,當然,這會兒顯然圖哈切夫斯基也好,布瓊尼也剛好,瞅著都在為突破聯軍的包圍和封鎖而掙扎。

不可否認,兩年半的德國戰俘營的生活,鑄就了圖哈切夫斯基堅韌不拔的性格,這個傢伙是絕對不會輕易出賣祖國的利益背叛俄國的,前提是,得有一個值得他效忠的政權存在,在烏法戰役徹底歸於失敗,各集團軍四分五裂全軍覆沒的這會兒。

圖哈切夫斯基只有一個念頭,想辦法跑回去,西邊這會兒是絕對不能去,聯軍重點打擊和攔截的區域一定是伏爾加河右岸這些地段,因此,圖哈切夫斯基決定一路向南,沿著烏拉爾山脈,在別拉亞河的東岸一路向南。

從之前聯軍迂迴的動向來看,庫梅爾套、奧倫堡一線都有聯軍地面部隊的出現,如果不是因為斯捷爾利塔馬克鎮扼住了向東穿越烏拉爾山脈的唯一山口,圖哈切夫斯基甚至想過帶著部隊穿越到烏拉爾山脈以東去。

烏法大平原現在已經是聯軍的自留地,多呆一分鐘都很危險,哪裡最安全?

跳出聯軍將領的慣性思維,走他們想不到的盲角。聯軍的航空隊是非常可怕,可飛機不能下來抓俘虜,自己又多是一人雙騎的騎兵部隊,只要不遭遇聯軍地面大部隊,憑著恰巴耶夫和富爾曼諾夫這對騎兵黃金搭檔的勇將,一定能夠衝破敵人的封鎖突出去!

天氣不會一直對蘇俄紅軍那麼友好,早晚有云開霧散的時候,但是,只要能趁著黑夜和對方航空隊偵察機無法出動的時候,儘量拉開和聯軍地面部隊的距離,等到了哈薩克大草原上,圖哈切夫斯基覺得自己的騎兵完全可以分散成無數小股,從四面八方滲透著溜出去。

惹急了,扮麻匪把那個哈薩克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首府一鍋端掉沒準都行!

圖哈切夫斯基帶著2200多騎兵一口氣趕了一上午的路,由於連續幾天的瓢潑大雨,河水氾濫道路同樣泥濘不堪,沿著烏拉爾山腳下往南,這廝一個上午的也只趕了60公里的路。

當聯軍司令部作戰室主任參謀畑俊六大佐,帶第四騎兵聯隊的兩個騎兵大隊從薩拉瓦特渡口渡過河水氾濫的別拉亞河時,圖哈切夫斯基和他的騎兵們出現在了庫梅爾套東北約四十公里的尤馬古濟諾鎮。

之前一直是南北走向的別拉亞河在這裡轉變為東西走向,攔住了圖哈切夫斯基騎兵的去路。

第四百六十九章 河岸警戒的招式

1918年7月14日這一天其實整個烏法平原上幾乎都沒人閒著,在前一天下午,空降而來的煙俊六,領著駐守庫梅爾套的日本第四騎兵聯隊北上攔截圖哈切夫斯基時,駐守在奧倫堡的李鳴鐘率領的裝甲第一師混成騎兵旅,則根據王庚的指示派了一個騎兵團北上,準備接替日本第四騎兵聯隊在庫梅爾套的防線。

庫梅爾套之所以成為攔截蘇俄紅軍南撤路線的最佳位置,是因為整個別拉亞河上游的河水在山谷中穿流奔行,一直要到庫梅爾套東北十五公里這個山谷轉向北之後,才成為一條平原河流,而只有在進入平原河段後,別拉亞河才有大部隊特別是騎兵渡河的合適地點。

別拉亞河作為俄羅斯中西部巴什噶爾地區的河流,為窩瓦河重要支流卡馬(kama)河最大的支流,源出於伊雷梅爾(iremel)山腳的烏拉爾斯(urals)南面,向西南流經一狹窄山谷後突然轉向北流,河谷變寬併成為臺地,全長1,420公里(882哩)。

別拉亞河從東西走向轉而向北流的這個山谷,就位於庫梅爾套東北方向15公里處,遄急的別拉亞河水從東向西奔騰而來,到這裡拐了個彎轉向北面而去,奔騰不息,一直流淌到在德爾貝辛斯基(derbeshinsky)以北匯入卡馬河。

中間的主要支流為烏法(ufa)河,這別拉亞河俄語的意思為“白河”,又稱為俄羅斯卡馬河左支流。

源頭就在庫梅爾套東北約100公里的南烏拉爾伊列麥利山,流經日後的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在別拉亞河的上游谷深流急,右支流努古什河注入後,河谷展寬,成為平原河流。

整個別拉亞長達1,430公里,流域面積14。2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烏法、焦馬及西姆等河,河口處年平均流量970米2秒。烏法以下可定期通航,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封凍,結冰期5個月。

別拉亞河的沿河主要城鎮有別洛列茨克、薩拉瓦特、伊希姆拜、斯捷爾利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