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死的蕭逸飛,真的已經把仇恨放下了,他只想平平淡淡地活下去。
尤其是他成為了父親之後。
新紀元一零二七年一月一日,李菲正式生下了一男一女龍鳳胎,而蕭逸飛也終於成為了父親。
在那永珍更新的一天,蕭逸飛的感覺從來沒有這麼好過。他感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而這種責任,讓他無比的幸福,也無比的充實。
男孩的名字是林安,女孩的名字是林琳。
兩個孩子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就是他內心中最深切的希望。
雖然在上次馬蘇前來挑釁之後,體內的神聖之力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增長,但是蕭逸飛發現自己的精神力在慢慢恢復,對元素的控制力也在逐漸增強,依照他的估計,只要他能夠堅持十年,他的實力非但能夠完全復原,甚至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次因禍得福,算是肯定的了。
這福氣不在於實力的增長,而在於能夠過上這無憂無慮的平淡日子。
雖然李錯帶領的南征軍就如同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般高懸頭頂,但他發現明軍統帥呂正心也具有成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名將潛質,這場戰爭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結束。
既然如此,那自己還是在福田村好好的生活下去吧。
這一年多的日子,是蕭逸飛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可惜這樣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畢竟李錯跟在蕭逸飛身邊學習的時間很長,而李錯學到的東西,根本不是呂正心這個半調子可以相比的。
當他得知呂正心學習左武衛般,想要建立指導員制度時,他就意識到機會來了。
李錯其實也想用指導員制度,但是牽涉太大太廣,不得不放棄。而現在呂正心犯下了之前蕭山一模一樣的錯誤。那就是照搬照抄,完全沒有顧及自身的實際情況。
之前武王之所以允許蕭逸飛在左武衛裡搞“指導員制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對蕭天有著那麼一份愧疚,另外左武衛地處西邊邊疆,又剛遭大敗,並且左武衛編制只有五萬人,在武國的軍隊比例中,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叛亂,前任武王也有信心翻掌間就滅了左武衛。
而呂正心現在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他掌握了幾乎明國一半的軍隊,亂改祖制,影響太大;其次,他只不過是副統帥;最後,明王是以貪圖享樂聞名天下,而不是胸懷若谷。
於是李錯就採用了和呂正心同樣的方法,那自然就是“離間”,只是之前呂正心的留言還算得上是“空穴來風”,而他編造的留言最多隻能算是“捕風捉影”。
可在生死鬥爭中,有沒有證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讓他相信的人,他最後有沒有相信。
之前武軍相信了,所以呂正心達到了目的,武軍停滯不前,兩軍再次形成了對峙。
而對於在永樂城出現的呂正心“意欲”自立為王的訊息,明王將信將疑。
而呂正心畢竟是一個年輕人,面對如此險境,他犯下了一個極大的錯誤。
那就是他沒有立刻停止這項制度,並立即嚮明王請罪,而是選擇公開上表,詳細地解釋了“教導員制度”的來龍去脈,以及對軍隊產生的深遠影響,最後得出結論,“教導員制度”能夠極大的提升明軍的戰鬥力。
當真是雞同鴨講。
明王在乎的不是“教導員制度”本身,而是擔心你謀反。
如果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應該是立刻服軟,並上表請罪,甚至以退為進,放棄軍權。如果真這麼做,明王至少覺得忠心,那樣呂正心別說搞“教導員制度”,就是再加一個“輔導員制度”,“飛行員制度”都沒有人來管。
可呂正心自認自己沒錯,當然不會認錯。可他這次公開上表,卻是確確實實地做錯了。
據傳明王才聽了一半,就勃然大怒,要求呂正心立刻回永樂城述職。
可是這時李錯卻是開始頻繁調動部隊,卻又沒有發動任何進攻。
這讓呂正心異常迷惑。因為他看不懂,他完全不知道李錯這樣胡亂調動部隊有什麼用。
但他相信李錯絕不是低能兒,如此浪費軍力來戲耍部下,唯一的解釋就可能是李錯正在執行一個驚天大陰謀。
在如此的情況下,他只能命令三軍戒備,並不斷的蒐集資料,希望能夠透過種種蛛絲馬跡,推斷出李錯的真正目的。
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呂正心自然不能接受回永樂城述職的命令。
他卻不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