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王二”無論怎麼打口水戰,門衛就是死活不肯通傳。開什麼玩笑,給你個滿腿是泥,不知道從哪來的鄉巴佬通傳,萬一上頭怪罪,你小子丟小命無所謂,連累兄弟們遭殃怎麼算。看你小子說的有鼻子有眼,挺像那麼回事,闖宮的罪名咱就不計較了。喂,你小子還看什麼呢,趕緊地走吧。還讓兄弟們送啊!
無奈之下,農民“王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也不知道這位的運氣是實在好,還是倒黴到家了,還沒走多遠,正好看到陳勝回來了。
二人一打照面,“王二”激動:陳大哥,還記得俺不,俺是哪哪哪的,某某某啊。咱倆以前一塊種過地啊。
哦,想想,原來是你小子。
王二朝先前攔他的門衛們得意一笑,說:大王真是好記性,您以前就說過苟富貴勿相忘,這不,咱這就投奔大哥來了。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就上來吧。
陳勝招招手,這位當天就和陳王同乘御輦進了宮。
農民“王二”進皇宮,這感覺絕對比劉姥姥進大觀園還要震撼。
這位被陳勝領著,一路走一路看,嘴裡就沒停止過感慨:
天爺,這房子太漂亮了,太大了。這裡的傢俱真是太華麗了。還有這帷幔這些閃閃發光的絲綢。陳大哥,哦不,大王您果非常人,早在以往我就看出來了……現在再看看,真是啊,哎,這樣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如啊,這樣美麗的宮殿,要不是託您的福,咱這八輩子也見不上啊……
聽了王二的感慨,陳勝得意一笑:既然喜歡,那麼就留下來住吧。富貴應與兄弟們同享。
那感情好,兄弟我就不客氣了。
就這樣農民“王二”的家從破草房搬進了宮殿。這一進了宮,日子就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天天為吃飯問題擔憂,每天有幹不完的活,還得擔心打仗。現在多好,飯管飽,活沒有,仗嘛你們誰愛打誰打。
王二就在這樣舒服的環境裡享受了一段時間。話說,有得吃您就吃,有得喝您就喝,好好過日子不就得了?可事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這位大概是日子過得太舒服,每天閒得發慌非得惹出點亂子來不然不痛快。
某一天裡,這位終於忍不住開始和宮裡的雜役士兵們嘮起了嗑。陳王的貴客要聊天大家當然都有興趣陪聊。要知道那天“王二”先被捆綁阻攔,後來竟然和陳王同坐著御輦回來的訊息早在宮裡傳開了,大王的朋友啊,哪個不想巴結討好。
按說聊天就聊天吧,你聊什麼不好偏得話當年。其實這也怨不得王二,作為陳勝的故交,大家夥兒看他的目光都是又討好又敬佩的。這位大概半輩子都沒被人如此看得起過,腦子一熱就管不住嘴。
你們陳王以前沒飯吃,來我們家蹭過飯;你們陳王以前跟人打架,打不贏俺去幫忙;你們陳王以前偷偷把村東頭的狗宰了,被人逮到差點被打死;你們陳王以前看上人家姑娘,人家不同意,為啥?嫌他太窮唄……
總之,這位越說越誇張,越說越離譜。說來說去,連陳勝穿開襠褲那會兒一天尿幾回床都說了。漸漸地滿宮廷都流傳著陳勝以往的“奇聞糗事”。終於有一日,有人對陳勝提意見說:您請回來的客人到處亂說話,這樣有損大王的威儀,這事您應該趕快處理下。
好,等的就是這句!陳勝早巴不得有人說這話。
要說剛開始見著這位以前一塊耕田的是挺有親切感,似乎一下子又回想起了那段吃糠咽菜的艱難歲月。人嘛都有虛榮心,都想衣錦還鄉去炫下。這位自己找上門,陳勝自然很高興地留他住。可漸漸地,他發現這位也太不知好歹了。話說老子每天好吃好喝地款待你,你卻逢人就抖老子以前的事,揭老子的短,你小子是活膩了吧。就這樣,陳勝火得要命偏偏還發作不得。人是他親自帶回來的,坐的還是御輦,他總不能自打嘴巴。
現在終於有人提起,陳勝快速下了臺階,立刻下令將這位斬了。
整個世界清淨了。
陳勝殺了佃農“王二”,洩了一時憤。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失去的遠比得到的更多。
斬“王二”的訊息,在眾人心中激起軒然大波,兼之先前誅殺葛嬰事件,人們開始竊竊私語:“陳王先殺了戰功彪炳的葛嬰,現在連以往的貧賤之交都殺了,我們這些人又算個什麼呢?”
這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人。
無數跟隨陳勝的人萌生出唇亡齒寒的覺悟,紛紛離開。古話啊,伴君如伴虎,此時的陳勝早已不是那個在田壟邊感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青年。而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