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大食堂以後是大家共同吃飯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大食堂辦好,大家吃好喝好,再幹杯!”萬財顯得格外興奮,一咕嚕,一大口,一海碗谷酒就下去了,不過豪氣中多少顯得有點勉強,是不是老老蔡和聾子不在的緣故呢,大家長的作風,每逢喜事盛事,總會想起身邊還缺哪個的。
“大食堂萬歲!”不知誰跟著喊了一句,“大食堂萬歲,毛主席萬歲!”接著排山倒海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還有那咕嚕咕嚕大口海碗喝酒的聲音,那個熱浪啊,那個激情,是後來的老老蔡和小腳女人所永遠沒法知道的。
23 聾子怎麼了
這食堂辦起來一段時間了,大家一直熱情很高,那場雪後來因為連續的幾天晴好日子,早已不見了那深山白雪的美麗,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因為有了集體食堂,大家多了一份打柴的活,大冬天的,又快到了年關,對這個小山村來講,土地本來也不多,沒什麼農活,最多是上山搞些柴草啊,挖些樹坑啊什麼的,等開年好栽樹。打柴也就列為當頭最重要的事了,集體上山,附近的山林是沒有了柴火了的,只能到偏遠的山上去,說白了,也就是經過樟樹下,爬上那半山的半山腰了,一群大男人人浩浩蕩蕩開進了半山。。。。。。
晴好的山路當然是格外的好走,路上幹蹦蹦的,而且上半山歷來就一條路,長年累月,也就走成了堅硬的黃土路了,很快看林小屋就閃在了眼前,只見小腳女人在屋前那片空地上翻曬著柴火什麼的,遠遠的看著一群人上山,定睛一看,竟是振國他們,像是遇到救星似的,迫不及待的向前打招呼:
“振國隊長上山來了?大傢伙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麼齊啊”小腳女人心想是不是隊裡組織過來幫助找聾子的。振國把小腳女人叫到一邊,說是隊裡辦起了公共食堂等等,集體上山來砍柴,並悄悄的問了聾子的情況。
“一直沒個信,常寶天天上山去找”。小腳女人不由得眼睛就紅了,但還是忍住了,這麼多天也習慣了,還有老老蔡的陪伴和安慰,總算是安了些心,不過提起來還是有點放不下的。
“差不多了,估計就這幾天就會回的”振國安慰道,“有一個禮拜了吧,今天再不回,我們隊裡明天就組織上山”
“等下我們下山時再來看一下,要是常寶回了,叫他等我們一下,我跟了解一下情況”
“好吧,你們山上小心,聾子今天再不回來,麻煩你們把我帶下山去,快過年了
”“好,我們上山了”振國招呼著,就帶著大家朝深山裡走去了。
好久沒表表這老老蔡蔡常寶了,主人公連著一個禮拜都沒有出現,連萬財隊長都一直在惦記他的,那天食堂開張時,萬財端起酒碗的時候,心裡倒是想起過老老蔡和聾子的,這麼大個事,畢竟還是缺了兩個人參加,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似的。
說實話,老老蔡這幾天也一直沒閒著,老森林、振國他們那天下山之後,老老蔡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思念之中,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尋找聾子身上了,每天一大早,老老蔡就進山了,滿山的搜遍了,哪怕每一個洞,每一個坑,每一條溝,只要能看見,老老蔡都會跑過去仔細察看,真是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即使被什麼東西吃了,衣物應該還有點的吧,有時候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聾子似的,也許各種紛雜的心情吧,戰友情?鄰居情?親戚情?還是因為小腳女人,或者本身就是老老蔡那種天生倔強的個性,是啊,好端端的大活人,怎麼說不見就不見了呢,這種挑戰真是讓老老蔡難以釋懷的。
這一天,老老蔡下了決心的,他一大早就徑直朝西邊林子的西邊去了,因為前幾天他一直中央林子的周圍搜尋,主要以收屍的姿態去找的,既然沒有屍體,肯定還是有可能活著的,所以,按著這種邏輯,老老蔡最後一天肯定是奔著活人去了。西邊的那個壪口,再下去十多里地,就是隔壁鄰縣的地盤了,一直有幾戶人家的,聽老人們講好像是姓石的。這也許是最後一線希望了,老老蔡一直朝那個兩峰之間的壪口走去,也不知道一直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有多餓,沿路山溝的水倒是喝了不少,突然一陣猛烈的壪口風吹過來,老老蔡差點一個趔趄滾下山去,幸虧下意識反應及時,老老蔡一把就抓住了壪口的那棵小松樹,一用勁就順勢爬上了那個峰口,一屁股坐了下來。老老蔡真是累了,剛才一陣虛驚,再加上連日的辛苦,老老蔡掏出個乾紅苕沒吃了口就勢躺在峰口上睡著了,睡夢中又見到了聾子,聾子拿著那杆土銃對著他瞄準,“砰”的一聲,銃杆上一股青煙,老老蔡驚得一聲冷汗,聾子真的就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