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連升五次,升為“玉帶隨堂秉筆”兼內官監掌印,成了魏忠賢身邊的內廷五虎上將之一。
之所以如此官運亨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永貞的本事,因為不識字的魏忠賢需要這樣一個精通文墨的人替他處理政事。
李永貞清楚,從天啟元年至今,四年裡,東林黨眼睜睜看著魏忠賢羽翼已成,魏現在是既有三黨官員投靠,內又有客氏相助,依恃上寵,力可拔山,如此強化勢地位東林黨看在眼裡能不憂心腫腫?所以,東林黨與魏忠賢這一戰是再所難免的,斷然無法迴避,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麼!
哪怕不為魏忠賢考慮,也得為自己考慮,魏忠賢如果失勢,東林那幫人能放過自己?
權衡利弊,考慮再三後,天才李永貞決定了,正如眼前這個番子所言,東林與魏忠賢之間只有一者可活!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千歲,該是決奪的時候了!”
第十八章 須防清君側
新書第一個推薦,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收藏,收藏的成績關係下一個推薦。
。。。。。。。。。。。。。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咱家心意已決,東林小兒不仁,咱家豈能對他們再義!”
李永貞的表態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堅定了魏忠賢對付東林黨的決心。一掃眾人,凝聲說道:
“打今兒起,你們若是向著咱家的,就與咱家一條心,咱們擰起繩來和東林黨他們拼了,不把這幫小人趕出朝廷,誓不罷休!”
話音剛落,便聽袁大海振臂一呼:“誓與千歲共進退!”他這麼一帶頭,崔呈秀、霍維華他們忙也齊聲響應。
魏廣徽還是保持沉默,呆呆的坐在那裡,好像入定的老僧般,任眼前眾人如何激昂,也不置一詞。顧秉謙見他這樣,不由暗自搖了搖頭,有些為他不值,也有些幸災樂禍。
魏忠賢的眼裡揉不得沙子,魏廣徽在這個節骨眼上拖他後腿,不能不讓他感到憤怒。但他沒有將心中的不滿表現出來,而是淡淡的說道:
“若你們中有人不願向著咱家,咱家也不怪,俗話說,大難臨頭各自飛,爾今東林群黨把持內閣六部,咱家不過內廷之人,根基淺薄,萬不能與東林相提並論,所賴者不過皇上而已。要是外朝一致攻我,皇上也勢難保全咱家,到那時,怕咱家也只能落個身首異處…唉…你們與咱家不同,一個個有妻有室,功名來之不易,要是平白無故跟著咱家倒了大黴,卻是無枉了…總之,你們若不願隨咱家冒這險,咱家自然明白,也體諒得很…”
說到這裡,魏忠賢突然停了下來,緩緩的將目光移向呆在那裡的魏廣徽,一字一句道:“但要是有人背後放咱家的暗箭,出賣咱家,那可休怪咱家翻臉不認人!”一語說完,滿是殺氣,與先前那和氣模樣恍若兩人,眾人都為之一凜,袁大海也是心中一突,暗道萬不能小看魏忠賢,他能有今日這般權勢地位,靠得可不單單是天啟的寵信,恐怕扮豬吃老虎的本事絕不比自己差!
魏忠賢這番話是衝誰的,眾人都是心知肚明,魏廣徽更是清楚,見魏忠賢看自己的眼神明顯不如從前,不由心中苦澀,但要他張口擁戴支援魏忠賢對付東林黨,卻還是開不了這口。苦苦掙扎之後,終還是一聲不吭,魏忠賢見狀,也是暗歎一口氣,對這主動上門投靠的“族侄”心生遠意了。
“千歲既已決定對付東林那幫人,那下官就捨命陪君子,以報千歲賞識之恩!”
霍維華起身作輯施了一禮,表明自己支援魏忠賢后,抬頭又道:“但不知千歲如何著手?難道當真要如袁司房所言,揹著皇上擅開大獄不成?”
說完朝跪在地上的袁大海瞄了一眼,臉上可沒有什麼親切之意。他這話聽上去是問,但顯然是不贊同的。袁大海被他看得頭皮一麻,心生幾分戒意。崔呈秀在一邊見了,不由暗自高興,霍維華是魏忠賢的心腹,他如果對這番子不待見,恐怕這番子想要往上爬就難嘍。
顧秉謙也有類似顧慮,霍維華說完後,他也跟著說道:“廠衛一出,必定牽連甚廣,葉向高老謀深算,絕不會看著他的黨徒們被公公投入大牢的。再說那幫御史們也不會閒著,下官雖在內閣,但上有葉韓二人,料是壓不住的。一旦百官群情洶湧,事情鬧到皇上那,怕對千歲可是一點利處都沒有。”說完皺了皺眉頭。
聽了他二人的話,袁大海撇了撇嘴,有心想反駁,但想了想還是不要再冒頭,自己已經做得足夠了,再要多嘴,恐怕鋒芒露得就太多了點,這對只是一個小小司房的他而言,未必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