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是到魯國來搶,而是在燕國境內搶。
漆離當時一口氣跑遠了是很明智的,現在燕國內部的爭鬥他沒有攪和進去,一方面是因為他離得遠,另一方面也多虧當時他從魯國帶走的糧食。因為手中有糧,還真有人跑去投靠他。
漆四和老燕王的死訊到底是揭出來了,但誰是兇手就說不清了。有說是漆離的,也有說是新燕王蘆奴的,還有說是新太后漆氏的。由於備選的“兇手”太多,一時之間漆四和老燕王實在不能昭雪於天下,只能稀裡糊塗的下葬。
現在燕國已經出現了一個驅勢:誰能找出真兇,誰就能定鼎燕國。
換句話說,誰的拳頭夠大,嘴皮子夠利索,先把所有人都給打服了,再把所有人都給罵服了,就可以當燕王了。
現在在位的燕王蘆奴,倒是沒人覺得他能保住這個王位。
他要是有本事,現在燕國也不會這麼亂。
她不想讓漆離這麼快就成為燕王,燕國亂成這樣正好,她很滿意。所以這批黃豆她是想分批放到燕國去,分別給幾個看起來就要下臺的勢力續續命,讓他們再接再力,多折騰一陣。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這批黃豆只能先送到濱河去了。
龔香不解:“公主,運黃豆過去幹什麼?”他覺得用這黃豆去燕國搗亂這個計劃很不錯,放棄可惜。
姜姬:“等百姓們逃到關卡時,讓軍隊發糧。”
龔香愣了一下,“公主,安撫百姓確實重要,但……”比不過燕國那邊啊。這有點可惜了。
姜姬不理會,她就兩個要求:“第一,當地的世家要逃出來,統統收下管制,但他們帶的糧與錢都不能留,壯丁與私兵也不能留。”
等於就是把世家給剝光了。
龔香痛快的答應了下來,濱河那邊的小世家根本不重要,公主想剝皮就剝吧。
“第二,領糧的百姓必須服從軍隊管制,不許私鬥、械鬥、搶奪、殺人,一旦有這種行為的,當場格殺。”
公主還是想救當地的百姓啊。
龔香猶豫再三,還是點了頭。
這是公主的仁心,他不想把這一面的公主給趕盡殺絕。一個君王,要有威的一面,也要有仁的一面。這樣的君王才值得人跪拜。
不過公主能那麼簡單就放棄在燕國的佈置,這點他遠遠不如。
商人很快發現了大批的黃豆從市場中運走的事,他們開始到百姓家中收取黃豆,百姓們也發現了家中本來有點佔地方的黃豆似乎突然變得值錢了。
於是有的百姓開始另墾新地又種下去了一撥黃豆,有的沒有再開新地,而是在田地中的角角落落上隨意灑上一些,這樣下地時也能照顧到,而黃豆是人畜都能吃的,種了也不浪費。
趙序趕回樂城時就發現早有商人在往濱河趕了,而漣水大關那裡也集結起了軍隊,正乘船沿河而下,往濱河去。
從人驚訝道:“難道已經知道了?”
趙序比從人更震驚,這不是知道了,這是不但知道了,還已經有了佈置。
這太不可思議了!
以前趙家還是八姓之首的時候,像濱河這種小地方的災情報到樂城,大家會先置之不理,直到水災變成疫情後,有流民或盜匪橫行了,蓮花臺的諸君才會開始商量怎麼處理此事。
而處理這件事又會再吵上一陣子,前後能有半年決定好這件事要怎麼處理已經是最快的了。他記得曾有一地因為索女過度而形成了一股野盜,野盜為禍後,此地百姓民不聊生,三年後才命當地著姓大族鎮壓。
在這之前,根本不會有人去管。
他本想回到樂城後,先把這件事告訴段青絲,在大王的殿上再鼓動幾人,然後再在街上散佈一些流言,這樣等濱河的事流傳過來後,就會立刻形成風潮,這樣大王背後的人就不得不出手了。
他沒料到的是在他還沒回來之前,那人已經出手了。
“是我晚了一步。”趙序往外又看了一眼,坐回車裡,嘆道:“送我去行宮吧,我要向大王賠罪。”
趙序來到行宮,不出意料的沒有見到大王。段青絲接待了他,聽他說了兩城的事後,勉勵幾句,就讓他回去休息了。
趙序道:“大王那裡,還請青絲多多美言。”
段青絲道:“兄臺不必擔憂,大王愛重你,必不會放在心上。”
趙序道:“雖非我是過,但……唉,那裡的慘狀實在駭人,還請兄臺向大王進言,某願再赴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