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改變也是區域性的,不是全部。臣以為,可以組建一部分重騎兵,再裝備丈多長的騎槍,衝刺能力非常的可怕,特別適合於衝擊敵人的堅固陣勢。臣一直認為,我朝的輕騎兵輕便靈活,利於野戰,機動性強,利於長途奔襲。一旦遇到敵人的堅固陣勢,就缺少衝擊敵陣的有力武器,只能邊打邊撤,利用騎射優勢在運動中消耗敵人。
“拔都元帥西征時就曾遇到敵人環結車陣阻擋我朝大軍的事情,拔都元帥充分利我朝騎兵的機動性抄襲敵人的後方,佔領敵人的重鎮,迫使敵人投降。這雖是經典戰例,也有迫於無奈的成份在裡面。要是我們有重騎兵,可以衝亂敵人陣勢的話,臣以為拔都元帥就不會選擇迂迴戰術,會選擇正面突陣。”
(按:我個人認為,蒙古的第二次西征,也就是拔都西征採取的大迂迴戰術很多,這和蒙古缺少衝陣的利器有很大的關係。拔都西征時,蒙古騎兵是輕騎兵,非常不適合與有堅固陣勢的敵人正面作戰,拔都採取迂迴戰術也就成了必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或許不對,還請讀者原諒。)
“精闢!”忽必烈讚賞之極,道:“對於這一點,朕也有同感。我們太倚賴於輕騎兵了,沒有重騎兵是不行的。我們就借這機會打造我們的重騎兵,有了重騎兵這把利器,我們就不用再害怕敵人厚重穩固的陣勢了。”
“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先組建一支重騎兵,派去江南,與伯顏在臨安會合,全力拿下臨安。”郭侃充分發揮了他的才智,道:“重騎兵的組建就在襄漢之間進行。一來襄漢之間可以作為出發基地,免去了由北而南調動的麻煩,節省了時間體力。二來,襄漢之間是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