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秦主任把計劃經濟財政和農林牧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喊來,召開了政府專題辦公會議,宣佈由秦主任牽頭,各部門具體負責,通力合作,儘快制走出《昌永生態效益示範縣遠端規劃》,再交縣委常委集體研究透過。

規劃出來了,但政策在“官”字上面,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沈天涯已經說白了的,到上面去爭取政策了。沈天涯拿來那本《昌永縣誌》,指著《大事記》裡李森林的名字,對穀雨生說:“我們就從這一條大事記來人題,做好這篇大文章。”穀雨生明白沈天涯的意思,就是要把省長李森林請到昌永來,讓他認可昌永生態效益示範縣這幾個字。只是昌永一個默默無聞的偏遠山區縣,既沒區位優勢,也沒經濟實力,別說在全省,就是在昌都市也很不起眼,要想把日理萬機的堂堂一省之長請到昌永來,除非昌永發生特大事故或重大災情,否則無異於痴人說夢。

當然誰也不願出大事故和大災情,真的出了大事故大災情,地方官員還有好果子吃?自然得另想辦法。就在兩人正為此事感到為難之際,秦主任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原來這是一中的張校長,說是一中正在籌備建校五十週年校慶,請縣委縣政府在資金上給予支援。張校長說著,遞了一紙報告給穀雨生。

昌永縣經濟落後,幹部教師基本工資都沒法保證,哪裡有多餘的錢給學校搞校慶?穀雨生搖搖頭,說:“多少支援一點吧,但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張校長說:“至少得給八十萬,錢少了搞不出名堂,還不如不搞。”穀雨生不慍不火說:“不搞也行,政府可從沒強迫過你們搞什麼校慶。”一句話把張校長噎住了。

為免除尷尬,秦主任打圓場道:“校慶還是要搞,縣委縣政府也是會支援的,張校長你就先回去吧,這麼一大筆錢,谷書記也不好現在就答覆你,總得跟財政局商量商量。”張校長也就不好說什麼了,準備離去。猛瞥見桌上沈天涯剛才翻開的《昌永縣誌》,上面正好記著李森林的名字,張校長就順便說了一句:“一中的前身就是儒林中學,李省長也是我們的校友,我們還想把他也請來呢。”

穀雨生本來背對著張校長,不想理他,聽他這麼一說,忙轉過身來,說:“你別走,你說什麼?”張校長不知穀雨生此話何意,怯怯地又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穀雨生說:“你們想請李省長?

怎麼請?請得動?“張校長說:”我們沒想過,但我們會給他去函的。“穀雨生說:”去個函就能請動堂堂省長?“張校長說:”硬是請不來,我們也沒辦法。“

張校長走後,穀雨生對沈天涯和秦主任說:“剛才張校長倒給了我一個啟發,我們確實可以透過舉辦校慶,把李省長請過來。”

然後給了秦主任一個任務,叫他去摸摸底,看一中還有沒有曾教過李森林課的老師。

當天夜裡秦主任就把情況摸了回來,跑到武裝部招待所來向穀雨生彙報,說是教過李森林課的老師大部分已經去世,少部分調離昌永,只有兩位退休老師還在昌永,一位是數學老師,得了老年痴呆症,話都說不清楚了,另一位語文老師,姓袁,起碼七十五六歲了。

穀雨生嫌秦主任說話繞彎子,要他快彙報袁老師的情況。秦主任說:“據說袁老師身體還可以,平時還吟詩作賦,以自如自樂,又喜愛紅學,說起《紅樓夢》來津津樂道的。還有一點,李森林當年就是袁老師的得意門生,他至今提到李森林還引以為自豪呢。”穀雨生叫起好來,想不到事情竟然這麼巧。催秦主任繼續往下說。秦主任語氣一轉,說:“只是這個袁老師生性有些孤傲,輕易不肯與外人接觸,連張校長要去拜訪他,他都不肯一見。”

好不容易冒出一個欣賞李森林的袁老師,卻是這麼一副德性,也是無奈何的。沈天涯說:“昌永有沒有懂詩詞和紅學的?不是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麼?以向他討教詩詞和紅學的名義接近他,也許能見效。”秦主任說:“現在是個吃喝玩樂的時代,誰還肯坐在書齋裡讀古詩看《紅樓夢》?大家都是我這樣的粗俗之輩,袁老師曲高和寡,才有理由瞧不起我們這些俗不可耐之徒。”

三個人一時都沒轍了,只恨自己平時不用功讀書,書到用時方恨少,碰上有學問的人競沒法跟人家溝通。沈天涯說:“過去我確實背過一些唐詩宋詞,卻淺嘗則止,不求甚解,看來還應付不了袁老師。紅學雖然高深,平時也接觸過一些,什麼假語真言,什麼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什麼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一類,還說得上幾句,萬一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也只有我們去袁老師那裡碰碰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