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屑�逯饕搴屯盤迮浜系南茨怨ぷ鰲�
最基本的集體遊戲專案就是拔河了,但是拔河在日本學校運動會一般還都屬於助興專案,逗大家樂的。什麼老師和學生拔,什麼家長和孩子拔的,一般不記入總分。
記入總分的比較基本的集體專案是接力。奧運會有接力專案,但沒有像日本學校運動會這樣接力的。首先是人數多,以年級為單位分組進行,每個隊都有幾十個人,而且帶負載、帶障礙進行。比如背一個大包,裡面隨著距離的增加不斷往裡面加兩公升的飲料水瓶什麼的,一直到幾乎把人壓趴下為止。當然你要是背不動了,放下來分幾趟慢慢搬也行,甚至全部喝了都行——如果有那麼大肚子的話。
當然也不光是負重,也見過搬空紙板箱的。可是當紙盒子超過了三個以上,困難度和搬飲料水就沒什麼區別了,甚至可能更加大,因為那不是光有力氣就能夠乾的,甭說抱著幾個大紙盒子跑不了路,就是吹來一陣風就能讓你滿操場去撿紙盒子了。
所以接力也是助助興,取個樂,並不是認真意義上的集體專案,因為接力只是參加人數多,成績和所有參加人員有關。但接力的成績只是個人成績的簡單相加,並沒有反映團體協力以後的成績,所以從嚴格意義來說接力並不是團體專案。
比如有一個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名字的運動,姑且叫做“走長板”吧。反正就是六個人同時穿兩塊大木板,看誰能最快走到終點,一般是低年級學生參加這種專案。這種比賽中一個人再能走也沒有用,得六個人真正齊心合力。慢點沒關係,但不要有人摔跤,一旦摔了跤可不容易重新爬起來。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光自己一個六人小組走快沒用,成績是一個大組的所有小組一起算。
只重團體不重個人的校運會(2)
日本學校運動會有很多比較激烈的集體身體對抗專案。按年級不同激烈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說一般低年級參加的“搶木樁”雖然有身體接觸,但還不是很激烈。
“搶木樁”是雙方各出幾班人馬,在場地中央抱好幾根木樁,哨音一落就各顯神通,互相爭奪,到比賽結束時清點雙方保有的木樁數,多者算贏。至於怎麼搶,是拽還是推或是使對方有生力量失去戰鬥力,只要不是蓄意殺人(初一的孩子也不會蓄意殺人),什麼招全認。這還一般是低年級乾的。據說是人小,沒有防護能力,所以不放手讓他們打架。
高年級真能在操場上大打出手,那就是“扳木樁”和“騎馬戰”。
日本學校運動會上歷史最悠久的集體專案就是“扳木樁”。這是從海軍兵學校開始就有的專案,看過日本電影《啊,海軍》的人就知道這個專案。參加人員分成兩隊,各自防守自己的木樁,同時進攻對方的木樁。沒什麼規則,只要先把對方木樁按倒就算贏。所以每一方要分成兩夥。一夥進攻,去扳倒對方的木樁,一夥防守,不讓對方把自己的木樁給扳倒了。現在學校裡的這種比賽還有高年級學生和老師看守,防止發生人身事故。而原來的海軍兵學校則是沒有任何規則,怎麼幹都行,一場比賽下來總有幾個斷骨頭的。現在比較講究安全,學校運動會上發生受傷事故不多,但要是發生,多數還是在這個比賽專案上。
日本學校運動會開著開著來了救護車不算稀罕事。除了這種受傷事故以外,因為日本學校運動會在9月末10月初天氣正熱的期間,不僅在開大會時會發生中暑,即便是平常的訓練也經常有倒下送進醫院裡去的事情。但日本人,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一般都認為這不算什麼大事,只要不出大型傷亡事故就行。
日本學校運動會的最高潮、最驚心動魄的當屬“騎馬戰”了。
“騎馬戰”的規則是這樣的:四個人一組,三人是“馬”,排成三角隊形,後面兩個人(“馬身”)的一隻手搭住前面那個人(“馬頭”)的肩膀,另一隻手和馬頭的手結成“馬鐙”。第四個人騎在這兩條手臂上,腳踩在馬鐙上算“騎手”。這四個人就打馬向前,想法子把對方騎手打下馬來,最後到結束時計算雙方成活率,活得多的算贏。規矩還是打法不限,只要你能用得上。
哨聲一響,頓時整個操場塵土飛揚,吶喊聲、叫好聲、怒罵聲和哀號聲響成一片,開始了一場混戰。混戰是混戰,但不一定混亂。騎馬戰的作戰方法是很複雜的,真的牽涉到用兵的學問。如何進攻,如何想法集中兵力,在區域性地區形成以多打少都要認真考慮,反覆演練。還有些騎馬組是不參加實際戰鬥的專業逃跑戶,因為最後計算的是自己一方的生存率,並不是給予對方的殺傷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