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情面。袁本初是個好顏面的,實在不行,送二十萬斛糧食予他,再尋人居中轉圜一二,將事情揭過去也就是了。你若是帶兵去討說法,事情恐怕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陶謙依然老樣子,擺出了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 袁術對陶謙的態度很不滿意,對送還糧食的提議更是不甘心,但他也只是哼哼了兩聲,並沒象往常一樣,暴跳如雷的反駁喝罵。 形勢比人強,由不得他不忍耐。 王羽見狀,心中也是暗歎一聲,人算不如天算,饒是自己佈置周密,終究還是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可誰又能想得到,董卓和袁紹配合的如此默契,形勢一下就急轉直下了呢? 連袁術都啞火了,足見形勢之惡劣。 讓王羽無奈的是,這還不是他考慮不周全的問題。 按照先前的佈置,老爹身邊,留下了足夠的兵力護衛。虎牢大捷之後,自己更是第一時間就遣人回報,通知老爹前來匯合。 這個計劃算不上萬全之策,可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是最佳選擇了。 更穩妥的,就是出兵時就將老爹、蔡伯父父女都帶在身邊。這樣倒是能消除來自背後的暗算,但兵兇戰危,出戰之前,王羽可沒有十足的勝算。 他對公孫瓚等人的瞭解,都是從小說中得來,未必就準,何況公孫瓚在小說裡本也沒多少戲份,性格什麼的,根本就形不成明確的概念。 萬一施恩借勢的計劃失敗,聯軍關前慘敗,老爹、妹子都在軍中,那王羽就真的要學趙雲,保護一群沒戰鬥力的人,在亂軍之中殺出條血路了。 早知道,就應該提前打聽一下自家的親戚才對。王羽有些懊惱,他確實想不到,自家在洛陽居然還有親戚!老爹明明就是個龍套啊!怎麼涉及的關係這麼複雜呢? 和蔡邕是好友,是何進的心腹,跟袁紹、鮑信等人是同僚,現在,又冒出來了個官任執金吾的妹夫——胡母班!而且,此人還被董卓當做議和的使者,派去了酸棗大營! 胡母班的意外出使,直接打亂了王羽的計劃。 接到王羽的捷報後,王匡第一時間就動了身。接下來就是攻打洛陽的戰役,對老人來說,此戰意義非凡,就算不能親自上陣,能旁觀也足慰平生了。 畢竟領軍的人,是自己的兒子,父子同心,勤王救國,根本沒必要執著於領軍不領軍的問題。 到這裡,王羽的計劃一切順利,他的信使比返程的袁紹到得更早,王匡這邊也沒耽擱。等到袁紹回營的時候,王匡一行已經在半路上了。 如果酸棗的兵馬都是袁紹轄下的,可能還存在風險,他可以當機立斷,率軍追擊。可聯軍就是聯軍,即便是盟主,也不可能令行禁止。 何況,王匡是去虎牢關助戰的,袁紹也沒法明目張膽的追殺,否則訊息傳出去,他的名聲就全完了。 袁紹跟王羽的矛盾,根本沒有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河內的錢糧,袁紹原本打算獨吞,作為底牌,為日後做準備的。這種理由,怎麼說得出口?聯軍現在正乏糧,他這個盟主卻私下裡搞小動作,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啊! 即便袁紹真的氣昏了頭,不顧一切的展開追殺,王羽也不擔心。 護衛王匡的是泰山兵,加上投奔而來的郡兵,都是精銳,忠心耿耿,又有于禁帶隊。就算追兵數倍於己方,以于禁的本領,堅守一陣子肯定沒問題。 酸棗距離滎陽,路途不過百里,于禁都不用派信使求援,只要點起狼煙,沿途接應的哨探就看到了。到時候,王羽只要拉上公孫瓚馳援便是,在平原地帶,袁紹的兵馬拿什麼和白馬義從抗衡? 可是,就在王匡啟程的時候,洛陽的求和使者到了,正副使一共五人,其中就包括了胡母班。結果,王匡又回去了。 于禁知道王羽的顧慮,有心勸阻,可王匡的脾氣也很執拗,于禁不是賈詡,口才本非他所長,又哪裡勸得動? 他雖然已經是泰山兵的統領,但王匡畢竟是家主,想用強也不可能。無奈之下,于禁也只能加強護衛,同時給王羽送信了。 後來的發生的事,就是酸棗信使帶來的訊息了。 袁紹回營,聽聞有使者到,連見都沒見,看過名單之後,就下令將五人拿下囚禁,併力主盡殺之,他放出話來,誰反對,誰的立場就不堅定! 除了胡母班,其餘四人分別是: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環。都是朝中大臣,和諸侯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袁紹的命令一下,眾諸侯當即一片譁然, 然而,袁紹也有充分的理由。 因為他出任盟主,袁家在洛陽的數百口,已經被董卓殺了個乾淨。正邪不兩立,這五人擔任的是大漢朝的官職,拿的是漢廷的俸祿,卻為國賊奔走效勞,當然要殺。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都有理由,各有立場,於是,兩邊各執一詞,鬧得不可開交。 王匡掛念妹夫安危,當然沒法置身事外,實際上,他是反方中,最堅定的那個。 袁紹要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