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進行宣傳,比如說盈利前景不夠樂觀,那就只側重宣傳營收資料。
愛達電子十一月初公佈第三季度的營運資料並對第四季度的財務狀況進行詳細的預測。也就是說碟機市場的狀況就這樣赤裸裸的給暴露在公眾面前,不是科王一家想遮掩就遮掩得了的,稍專業些的媒體就能從愛達電子的營運資料與電子部公佈的碟機市場監測銷售資料推測出科王今年截止到十月底的財務狀況。
愛達電子一到四月份的盈利能力依舊讓人瞠目結舌,每月淨盈利高達八千萬,而科王截止到四月初產銷量才達到盈虧平衡點,四月份略有盈餘。
五月初,愛達電子借殼上市成功,財務資料併入上市公司,扣除內地市場給錦湖提取走的利潤之後,併入東南亞市區的營收,愛達電子第二季度碟機業務的淨盈利仍然維持兩億二千萬港元的高位,這也是愛達電子在那段時間市值衝擊百億的總要財務支撐。
第二季度也是科王最輕鬆的、最暢意的一段美好時光,國內銷售資料穩步上升,海外公司的業績也持續得到突破,歸屬科王總部地利潤接近一個億,彌補了第一季度鉅額營銷成本所造成的大部分虧空。
如此良好的形勢要是能繼續保持下去,即使不能跟愛達爭輝。謝劍南個人的商業人生也能算是增添了輝煌的一筆。
形勢是從第三季度初就陡然崩壞的。
七月初。金融風暴就驟然襲捲東南亞全境,幾乎沒有太多的預兆,又是如此的迅雷不及掩耳,讓人措手不及。
愛達電子甚至也無法獨善其身,東南亞市場的淨盈利從第二季度地四千萬港元陡然降到不足四百萬港元;東南亞市場的壓力傳導回國內,造成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強,單機利潤大幅下滑。
依賴先期形成的成本優勢,第三季度碟機業務淨盈利依然保持在一億港元之上。但是整體財務狀況只及第二季度的三分之一,而香雪海此時正處於大力建設、大把散錢的階段,還無法向愛達電子貢獻太多的利潤。
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的蔓延,愛達電子的市值也由最高接近一百二十億的峰值滑落到五十億左右。
第四季度的碟機市場還要不容樂觀,但是愛達電子在公佈兩類資料的同時,宣稱動用儲備資金回購公司股票,之前出售碟機業務套現的錦湖電子技術研究院也宣佈動用一定量的資金將在公開市場收購愛達電子的股份,以維持當前股價不再大幅下滑。
借殼上市時。愛達電子額外獲得六億港元地儲備資金,加上兩個季度歸屬到上市公司的盈利以及之前的資金盈餘,愛達電子可動用資金多達十億港元,最多可以從市場回購20%的股票。維持股價關鍵是要提振投資人的信心。並不需要真正的動用多少資金,只需要將原先計劃拿出來進行分紅的兩三億資金進行股票回購就足夠將股價維持在當前的水平。
()
越秀控股這時候還不在乎不足一個億地分紅資金,讓愛達電子將分紅地資金進行股票回購。可以維護香港投資人對越秀控股的信任度,還可以適度增強對愛達電子地控制權。
錦湖電子技術研究院的增持宣告,一來是為了趁低價增強對愛達電子的控制權,二是錦湖在股市高起時借殼上市捲走巨量的現金,這時候也應該做些表示,表明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錦湖當然要負些責任啊,借殼上市之時,愛達電子的季度盈利高達兩億五千萬之多。借殼上市之後。盈利規模立即萎縮到三分之一的水平,偏偏讓錦湖在最佳的時機捲走四十個億。換了誰都要讚歎錦湖的狗屎運。
最為重要的,亞洲金融風暴持續蔓延,香港恒生指數也處於一個相對較敏感的點位上,香港當局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撐;紅籌股作為這次香港金融風暴的重災區,這時候也應該報出一些喜訊提振一下士氣。愛達電子當然也不能只報憂不報喜。
作為碟機產業龍頭的愛達電子都如此“淒涼”,科王的狀況可想可知。
由於製造成本的差異,愛達電子第三季度在東南亞地區還能維持微薄的淨利,科王第三季度就往東南亞市場補貼進近三千萬,這還不計算海外公司之前的損失。最令人沮喪的是國內市場壓力的陡然增強,單機利潤持續降低,科王在七月份還能保證一定的盈餘,八月距盈虧平衡點就差一線距離,九月份由於新元電器爭先發動的價格攻勢,科王僅庫存損失就接近三千多萬,單機利潤更是降到盈虧平衡點之下,全年虧損極可能超過一億五千萬,這還不計算海外公司承受的損失。
這時候還遠遠看不到經濟形勢有好轉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