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螳臂當車的可笑,總能起些作用,”張恪說的很平淡,“我看過一個資料,小日本每年使用的一決性筷子有96%從我國進口,大概一年要消費國內250萬棵樹木,而小日本國內的森林覆蓋率是我國的三倍還多,不過國內還對這類產品實行退稅、貼稅等優惠政策鼓勵出口,國內的森工企業採伐林地,追求短期利潤,很少實施間伐,大多是一伐光式的全伐,這僅僅是森工產業很窄的一個面……其他自然資源,暫且不說,但是林業及其附屬產業,都需要深刻的反思與變革的……”

“你說的一次筷子,有關部門都有意識到,考慮到國內的經濟現狀,全面禁止很難實施……”

“禁,短期內當然禁不了,中央要禁,地方要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中小企業也不會有太強烈的社會責任心。有矛盾,還是解決不了;那就限,提高生產標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此類產品對外出口更要限制。非但不能退稅、貼稅鼓勵出口,還要提高關稅壓制出口,幾下措施一來,情況就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內……”張恪笑了笑。“改革開放這些年來。倒不是我在批評中央的政策,市場手段、經濟槓桿運用還不夠犀利……”

徐學平輕吁了一口氣,說道:“總要循序漸進的,要做地事情太多,要能在自己手裡完成一兩件事,也就不留遺憾了。”

這話裡多少透露出對從東海省長任上離開有些不甘心地意味。

張恪能看到徐學平九八年後復出有很大的希望,九八年,徐學平才六十二歲;關鍵是徐學平從現在起就要開始為九八年後的復出做準備,政治上、學術上要活躍。不能被人給遺忘了。

新年的鐘聲響過,聽到室外持續不絕的爆竹聲,煙花彩光映在窗戶上,電視裡地爆竹煙花也是熱鬧非凡。

國內總習慣拿春節當成新的一年的開始,這一日。其實已經是九七年的二月七日了。

徐學平雖然不如在東海時風光。但還是身居高位,即使到國務院經研中心還不到一個月地時間。登門拜訪地人倒也不少。且不管收下禮品之後如何處置——事後退回或上繳廉政賬戶都好——頭疼也好、嫌麻煩、嫌吵鬧也好,總不能閉門謝客,不然要被部下與同僚視為不近人情,要被孤立,連工作都難順利開展。

□□□□□□□□□□□□□□□□□□□□□□□□□□□□□□

年初一,張恪與唐婧在徐學平家吃過早飯,就隨梁文江、王彩玲去設於清華園東門西王莊的昆騰線上的公司。新年初始,只有總經理馬向東與兩名技術人員在公司值班,張恪作為公司的大股東,人到了北京,總不能不去慰問一下。

趕到清華園東門西王莊大廈的昆騰資訊通訊有限責任公司,馬向東那小子正腳敲在辦公桌上,很沒有興象在煲電話粥,看見張恪、梁文江推門進來,慌忙下差點摔倒;還好,沒有在瀏覽國外網站網際網路在國內從九五年初開始試執行,直到去年初秋,才有瀛海威成為國內首家正式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服務供應商。

所謂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國人最早的印象則是169、163撥號上網,網速超慢、費用還超貴。

入口網站的道路更是錯綜複雜,張恪即使清楚未來地發展方向,但是要從一切都還是荒蕪的荊棘中開劈出一條道路來,也絕非易事;張朝陽、丁磊、王志東等人的成功,除了時代所賜予的巨大楔機之外,也絕非都是偶然因素。

馬向東作為昆騰線上執行官、首席架構設計師,也是非常的出色。張恪、梁文江他們推門進辦公室之間,他恰好在跟一個他在瀛海威地同學聊天;他到底與投資人張恪之間算不上十分地熟悉,將電話放下,稍稍解釋了一下。

九七年,瀛海威在國內資訊通訊產業裡扮演了“網際網路傳教士”的角色,影響力極高,像梁文江之前就做好“若不能出國就先去瀛海威工作”地打算;張恪與唐婧上午也沒有地方打發時間,就在公司裡與馬向東、梁文江聊天,王彩玲則教唐婧利用公司的網際網路接駁登入國外網站。

馬向東、梁文江等人,對瀛海威都十分的推崇,而且瀛海威這幾天就要透過租用郵電部的線路,透過DDN專線和廣電衛星傳輸實現全國範圍的網路接入服務(此前只有郵電部163通訊網提高網路接入服務,第一代網民大多透過163撥號上網,服務質量還相當的差勁),這對國內還處於剛剛起步的網際網路事業,意義是非同小可的,簡值就是網際網路迷霧中亮起的明亮燈塔。

馬向東、梁文江等人談起這個話題起來,都十分興奮。

張恪卻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