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4部分

藝人工會的抗議。

3月12日,韓國歌手李昌容自殺身亡。

3月13日,韓國KBS電視臺在當晚播出的《9點新聞》節目中公開已故演員張紫妍的遺書內容。遺書中揭露了大量經紀公司強迫自己陪客戶喝酒、上&床等黑幕。

3月16日,正在服役中的韓國組合水晶男孩成員李宰鎮半個月前請假離開部隊後至今沒有歸隊,目前憲兵已經著手開始進行調查。

有人說,娛樂圈已經爛了……

在這個多事之秋,熙成卻像置身於世外桃源一般,什麼都不用去管,只是偶爾和國內的朋友通一下電話,不經意間知道很多事,轉過頭又丟到一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別人其實管補著。

也就是那一年年少,才伸手去管了李恩珠的事情,此後出現的類似事情多了,漸漸麻木。

三月二十日,哈迪斯影業正式介入漫威漫畫公司的收購。

業界媒體大呼哈迪斯痴心妄想,妄圖以小博大、蛇吞象。只有少數幾家媒體很看好這宗收購,認為收購的關鍵在董事會的態度。

三月二十二日,哈迪斯影業和摩根大通簽下一筆價值三十億美金的借款合同,以及一筆十億美金的認股協議。

這是自金融復甦以來,摩根大通最大的一筆業務。

哈迪斯早非吳下阿蒙,想當初他的父親用五億美金就直接要了他百分之二十的股權,而摩根大通用十億才認購百分之四點五。

哈迪斯影業估值250億?

賬當然不是這麼算的,不過這筆股權認購方案也確實證明哈迪斯影業的發展是何等的迅猛。

三月二十五日,熙成接受nansam基金一筆十億美金的投資,是nansam基金,不是他的父親,也不是他的爺爺,而是基金的投資。

這是基金董事會的要求,非常的強烈。

一個個大叔大伯攬著熙成的肩膀套近乎,摩根大通都能投資,為什麼“自己人”不行?

既然是自己人,十億美金,熙成只願意丟出百分之四的股權。

我是晚輩,你們讓我一點是應該的。

雖然群情激奮,個個唇槍舌劍,但最終還是把方案訂了下來。

至此,哈迪斯影業百分之十二的股權不在熙成手中,分別掌握在摩根大通銀行,nansam基金,以及漢默等管理團隊的手上。

至於父親和爺爺手中的,真算上的話,熙成現在已經快達到股權主導的紅色警戒線了。

手快有,手慢無,哈迪斯影業連番出售股權,漫威也終於坐不住了。

要知道任何一筆投資都是有價值的,哈迪斯吸收的投資越多,他的市值就越高,後面的人再想進來就越難。

摩根大通能花十億買到百分之四點五,nansam花十億買到百分之四,漫威不到五十億的市值,能折算多點股權?

當然了,類似的收購必然是現金加股票換購,熙成給出的底線可僅僅只是百分之二十的股權。

三月二十七日,漫威正式派出包括董事會副主席和公司執行長在內的代表團,雙方很快草擬了一份協議,開始對漫威旗下產業進行評估。

漫威此時的市值大約在三十多億的樣子,即便將已經所有的版權都回購回來,也不會超過四十億。

雙方最大的分歧在於,漫威方面喜歡儘可能的透過股權換購,而哈迪斯則更偏向於多用現金,他們手裡可是隨時會有一筆五十億的現金可以動用,全部用現金買都沒問題。

收購漫威,並不是破產收購,最恰當的形容還是強強聯合。

此外,漫威公司也深知一點,哈迪斯在國際化,以及周邊產品方面,和迪士尼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如果不是因為哈迪斯另外一大股東nansam,主要投資方面是實業,這筆買賣根本做不下去。

只要有資源有門路,再有足夠的錢,哈迪斯鋪開一大片攤子不要太利索好不好,這個過程,完全可以讓這位好萊塢第七大巨頭,創造一個市值翻番的奇蹟。

到時候,肯定不是第七大了。

PS:想看什麼情節,書評區說一下,泥鰍會盡可能寫到。老是沒時間更新,思路斷的厲害。

推薦一本書,請回答二零一四,這個月是新書期,有月票的話去支援一下把,現在的韓娛小說……還是不說了……

第731章愛情和事業

“聽說你有女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