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挺丟臉。
以熙成和SBS電視臺的關係,他又是年度銷量冠軍,把大賞頒給他似乎合情合理。
畢竟他現在出演SBS的電視劇,而且在電視劇的拍攝過程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SBS只要公正一點進行評選,他就必定可以拿大賞。
可是事情偏偏就不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模式發展,東方神起成了大賞得主。
不少人都在懷疑自己的耳朵。
那老態龍鍾的頒獎嘉賓,用含糊不清的語調在重複著,2006年SBS歌謠大戰,最終得獎——東方神起!
該不會是這位老爺爺看花眼了吧?
事實上,就連東方神起本身都沒有想過能夠拿到大賞。
他們輸給了熙成,這一點毋庸置疑。
究竟是金英敏和電視臺有什麼交易,還是電視臺為了避嫌。
要說交易的話,不無可能,但是金英敏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把這個獎換回來。
可是,要說是避嫌,為了不讓人覺得SBS不公正,就不把獎項頒發給出演本臺電視劇的人,這也未免有點矯枉過正了吧。
不過,對於這個結果,熙成也只是愣了一下而已,既沒有失落,也沒有氣惱,甚至覺得這樣也未必不好。
說實在的,他看不上什麼大賞。
自從得了金唱片大賞,而且是憑藉實力得獎,原本渴望得到的大賞就喪失了吸引力。
熙成其實就是這樣的人,追逐榮耀,但是又不會沉浸在榮耀當中。
SBS歌謠大戰辦法給他兩個獎項,一個是本賞,另外一個是作詞獎。
到目前為止,今年的四場頒獎典禮就算結束了,相比較來說,在獲獎數量方面,比去年還有所不如,但是他拿到了金唱片的大賞,還有MKMF的最佳專輯,在質量方面完勝去年剛出道的時候。
九月底才發專輯,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能拿到大賞。
而且熙成才十七歲,可以毫不含糊的說,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就像是一個奇蹟。
有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各大經紀公司組織選拔賽的時候,報名人數至少比往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尤其是S&M公司,更是多得離譜。
歌謠大賞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是各大電視臺的演技大賞。
演技大賞全都是這一天舉辦,而且基本上都在同一時段。
倒不用擔心會不會時間衝突的問題,實際上,這種情況幾乎從未發生。
一般情況來說,一個演員一年只有一兩部作品,極少有人會有三部作品,畢竟電視劇從籌備到拍出來要將近半年時間。
更何況,即便有兩部或者兩部以上的作品,也是同一家電視臺的,有些藝人甚至終其一生,都只拍一個電視臺的作品。
熙成今年要參加的是MBC電視臺的演技大賞。
在演技大賞之前,還還有一個小範圍的演藝大賞,主要是針對主持人、搞笑藝人、舞臺劇演員、攝影師等幕後人員。
因為是同一家電視臺的節目,時間上並不衝突。
熙成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場,參加了這個小型的頒獎典禮。
劉在石獲得大賞。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獲得大賞,去年KBS也把演藝大賞頒發給他。
不過相比較來說,還是這個獎項對他重要。
此次獲獎的意義已經超出了獲獎本身,因為他因此成為廣播歷史上第一個包攬KBS和MBC演藝大獎的明星。一些觀眾還推測說,如果SBS電視臺也設有演藝大獎獎項,那麼劉在石會包攬三大電視臺的演藝大獎。
在臺上發表謝詞的時候,劉在石眼睛都紅了,一個男人最後差點泣不成聲。
無限挑戰是他的代表性節目。也可以說是帶給他最大影響力的綜藝節目。
就目前來說,這個節目令他國民MC之稱實至名歸,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人氣與觀眾的支援。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在無挑第二次改版之前,劉在石本人為這個節目付出多少心血。
為了不讓節目被砍掉,他動用各種關係,幾乎是求爺爺告奶奶,拉贊助拉廣告,先後幾次主動提出減少自己的出場費,從未主動要求漲價。
在節目困難和成員出現危機的時候,他主動用自己的錢來對節目和成員進行幫助。
如果沒有劉在石,這個節目根本等不到熙成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