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朗聲道:“臣有本上奏!”

大臣都是一愣,武植就算上朝的時候也少。更沒有上過奏摺,聽得這位位高權重的王爺有本。都好奇的看了過來,想知道貴王新朝第一本會提出什麼章程。

趙桓笑道:“皇叔的奏章定是錯不了的,準議!”

群臣面面相覷,武植苦笑,趙桓現在地“準議”可是不頂一點兒事,把表章遞給司禮太監,再由司禮太監傳入偏殿,良久后王貴妃清冷的話語傳出:“中書省,樞密院輔政紫寰殿議事。”

朝臣聽得太后言語,知道是機密要事,只有輔政才有資格參與初議,雖然上得文德殿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員,只有寥寥幾人持許恩准的低品官員,這些人在外面都是跺跺腳地皮顫三顫地人物,但在金殿之上卻有幾人能說上話?機密要事也只有等複議時再參與了,司禮太監的“退朝”喊聲中,群臣行禮辭去。

在紫寰殿中就沒了那麼多講究,王貴妃與趙桓並坐龍案之後,雖也有珠簾遮掩面目,卻也隱隱能看見面目,武植偷偷看了一眼,一日不見,怎麼感覺王貴妃豔麗了許多?尤其是櫻桃小嘴,一抹鮮紅,似乎……似乎以前沒這般嬌豔吧?

武植馬上醒覺,暗罵自己一聲無恥,狠狠擰了大腿一下,不過若說忘記昨日的銷魂滋味,那可真是難上加難了。

“眾卿看看貴王地表章吧。”王貴妃眼睛望也不望武植,把武植的奏摺傳了下來。

蔡京,許將,安公燾三位託孤重臣首先過目,在蔡京拿起奏摺時,武植有意無意的伸手撫弄手中的金鐧,蔡京皺起眉頭,暗罵一聲幼稚,可是心裡卻不自覺生出一絲惶恐,看來今日武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若真的逆了他地意,以後被他尋事由報復,不說金鐧是不是重重鞭打,就算輕輕碰上一碰,那自己的臉面可就丟盡了。也罷也罷,開疆擴土我又如何不願?功勞又落不到你的頭上,我為何要作惡人?若真的戰敗,那更是最好不過,到時看你如何向太后,向聖上交代。

“母后,您笑什麼?”趙桓好奇地看著王貴妃,眾人看去,王貴妃臉上哪有一絲笑意。

“聖上專心聽眾卿說話。”王貴妃和聲說道。趙桓“哦”了一聲,把頭轉了過來。

安公燾,許將出言附和,蔡京也慷慨陳詞,眼見事情就要這般定下來,尚書右丞鄒浩皺了皺眉頭,站出來道:“聖上,太后,臣以為此時談論北伐不妥!”

鄒浩本是前朝老臣,性情比較保守,徽宗時數次起用,又數次貶遷,可謂多災多難,直到去年尚書右丞趙廷之病逝,才由許將和蔡京保舉,重回朝堂,位列五相之末。他久在地方,只聞貴王大名,卻不知武植手段。聽得武植要貿然起兵,朝臣紛紛贊同,心中一陣不安,朝中莫變成貴王的一言堂啊。

“有何不妥!”王貴妃問道。

鄒浩朗聲道:“臣以為,先皇去世未久,民心不穩,此時該當安撫百姓,宣示新皇仁德,使得萬民安樂,而不應妄起殺戮。否則兵戈一起,怕是四海動盪,生靈塗炭,有失聖上之#。

王貴妃微微點頭,對武植道:“哀家可不是也和王爺這般說的?”

武植見王貴妃眉目端莊,似乎早忘了昨日之事,心中鬆口氣,這樣再好不過,不過想起經過此事後。自己似乎也沒什麼面目再想法子操控王貴妃,嘆口氣,走一步算一步吧。

“右丞此言差異,正因聖上年紀幼小。才該北伐揚威,也免得四夷輕視,蠢蠢欲動。北國局勢,撲朔迷離,正該快刀斬亂麻才是……”蔡京沉吟半晌,站出來說道。

“蔡相此言差異,平定北方也是老朽之願,但北國部族向來彪橫。若想在北國布武,則需靜心策劃,沒有一二十年功斷不能成,貿然起兵。急功近利,非良策也。”

聽著鄒浩慷慨陳詞,武植皺起了眉頭。對這種直腸子還真沒有辦法,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更不能想辦法搞下去,鄒浩雖然保守,總比趙廷之之流好上很多。

幾位大臣辯論了幾句,說也說服不了誰,蔡京回身躬身道:“請太后裁決。”眾臣隨之齊聲道:“請太后裁決!”

王貴妃看了武植一眼,沉吟了一會兒道:“北伐之事重大,如右丞所言,貿然起兵,委實不妥,但北伐乃先皇遺願,重病中也曾數次談起北伐,常說,‘北伐未竟,朕不能瞑目,……”說到這裡,王貴妃眼圈微微一紅,再也說不下去。

鄒浩聽得王貴妃抬出了“先皇”,也只有嘆氣不語,其實三位託孤重臣都贊同地決議,幫浩的反對本就無力,也不過盡人事而已。

武植聽得王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