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起因於交換(交換使人生產A商品的傾向性加強!而對其他商品的生產減弱,直到最後放棄其他商品的自己生產,而將全部時間用於A的生產)
交換必須有交換的工具和原則。(工具是貨幣,等價交換原則)
分工理論:
斯密認為分工的唯一壞處:造成不平等現象,因為工人終身從事一項簡單操作,沒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才智,而變得愚鈍無知。
【
(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每天工作的時間應該不超過6個小時(甚至更短;按勞動強度來看),這樣他每天應該擁有自己的時間至少超過5H。其次要在資訊和勞動知識的獲得上,社會的整體服務應該跟上。這樣,工人才有自己的提升空間。
例如,我們穿的呢絨上衣,它的整個工序和過程,應該要絕大部分對工人透明,從而使他們有學習和選擇更多工作的機會。比如,在做一件呢絨上衣的產業鏈上,有如下:牧羊者的生活,如何揀,梳羊毛,如何做一個染工,怎麼紡織,漂染,裁剪,以及相關的許多知識。
而如果我們的資訊化建設足夠好,這些知識則是大家都可以獲得的,那麼身處每一地的人則有機會在該地的與呢絨上衣產業鏈相關的從業機構和從業者交流,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學習或者實習,只要你對該行業有興趣和不想荒廢自己的時間。
其他行業依此,各行業的人應該熱情,而不是愚昧的拒人於千里之外,以所謂的保住飯碗為由,拒絕分享他的工作及做這種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拒絕的唯一理由是:他們在獲得自己不應該得的高額工資,這種工資超過了相應工作的對應報酬。
當然,在當今社會的情況下,拒絕的理由是千萬種的,特別是社會的整體發展狀況,還沒有到達連工作也可以交流的情況。而我認為,這種落後的工作學習與交流的封閉在未來必將被打破。
】
《國富論》發散2
人的懶惰和利己本性,使他必然追求輕鬆和高報酬的工作。有些工作是需要從小學一直努力學習到大學的基礎,這種基礎對於不識字的人(舉的是不稱職的人中的一類)來說是一種不可達到的任務。
而有些不識字的人卻想獲得這樣的工作。而他們居然獲得了。
一是,這種工作沒有發揮它職位應有的功能,即社會歷史的原因,容許這種狀況存在。二是,產生了專門的機構,可以為不識字的人提供服務(比如他坐穩位置的技術能力),三是不識字的人握有資本(比如生產資料,人脈)。
這是少部分人的現狀,而另一部分對於靠工資的勞苦大眾來說,工資是僅能維持工人的基本生活問題(比如每日的生活,結婚,養育後代),顯然這不能鼓勵工人終生專務這個職位。而殘酷的資本家則為了使工人終生專務這個職位,整個社會產業界居然有聯盟的趨勢,要形成這樣的工資,來壓迫工人。否則就是沒有飯吃,農村人口戶戶都有個一畝二分地,但新增人口實際上是沒有新增的田地可耕的,對於城市新增人口,則是一無所有的,總之,不接受工資就只有餓死。
如果一個國家,由以上兩部分人來發展,當然,顯然主導是不稱職的人,結果必然是一方面奢侈與不切實際的發展,一方面是被壓迫著的極度需要的發展。
所以,這種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是,有沒有可以解決這種有水,但卻依舊被渴死的“傻瓜現狀”。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發散3
分工一旦完全確定,個人的勞動所得便只能滿足自己慾望的極小部分,其他部分需要用自己生產的消費不了的剩餘來交換。
一切人都要依靠交換而生活。從此,一切人都成為了商人,社會本身成了商業社會。
農民有一個房子,所以不需要拿自己的東西去交換房子。農民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著一年四季的蔬菜和稻穀,所以也不需要去交換每日的糧食和食物。這個市場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新增人口上的需求。而對於城市需求,除了農民不需要的每日需求外,還有所有人口的新增需求(比如買汽車等新享受品)。
新增人口的需求是最旺盛的。他們需要工作,需要新房子及裡面的一切新日常用品,舊人口在這種商品方面表現的只是修修補補而已。
而一個城市的新增人口,一部分是城市新增人口,另一部分是移民人口(其中主要是非城市(農村鄉鎮,縣城)的轉移人口)。這些人口由於初來乍到,一般對於汽車等新享受品是做不了貢獻的。汽車需要舊人口的積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