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我想很多人的“學會”只是“瞭解”而已,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然;而真正的“學會”應該是“領悟”、“驗證”、“掌握”,這才是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並且知道在什麼行情下、什麼環境下、選擇怎樣的品種才能獲得盈利。

所以,我們應該杜絕和告別淺嘗輒止的“學會”,追求深入淺出、靈活運用的“學會”。這樣才能造出“原子彈”。

期貨理論與實踐,原子彈與茶葉蛋

在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大會上,杭國強先生把期貨的理論研究與實戰操盤,形象地比喻為研究原子彈和賣茶葉蛋。筆者覺得很有意思,也比較認同。

雖然原子彈的危害很大,但是研究原子彈的教授不用對原子彈帶來的毀滅性後果負責,似乎那只是執行人(投彈人)的責任;雖然茶葉蛋可能產生的危害很小,但賣茶葉蛋的卻必須要對顧客負責,因為如果顧客吃了茶葉蛋拉肚子,可以直接找他算賬。(既然賣茶葉蛋的對客戶說茶葉蛋是好吃的、健康的,那麼就要對一切存在的後果承擔責任。)

對期貨分析師和一些分析專家而言,主要的工作是作研究、給預測、給建議,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沒有足夠的實戰操盤經驗的,同時他們對採用他們的預測或建議操盤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負責任的。當然,這是行業的現狀;當然,分析師專心作研究可能理論功力會更紮實;當然,投資者自己本來就應該有選擇和判斷的能力,不應該苛求分析師們對結果負責。但是如果期貨分析師對自己的預測和建議敢於負責是不是會更好一些,是不是研究報告的質量會更高一些,投資者會更喜歡一些。

要讓分析師對預測和建議的結果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負責或許不太可行,但期貨分析師可以透過實盤或模擬盤來進行實戰,用自己的分析結果指導自己的交易,首先做到對自己負責應該是可以的。

建議分析師們都進行模擬或實戰交易,並用自己的預測和建議來指導自己的交易,這樣不但理論和實踐可以互相驗證,而且可以透過實踐來糾正理論漏洞、提升理論研究方法。

最後要說的是,我們要有做原子彈的勇氣,同時要有賣茶葉蛋的責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偶然性勝出與失敗收場

不少投資者在交易時會因為自己的幾筆隨手單或是衝動單獲得了盈利而開心不已,更可怕的是部分人還認為自己的投資水平提高了或是盤感變好了。想在下次、下下次遇到類似機會時如法炮製一下,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利潤。

但問題在於,如果投資者連之前盈利的隨手單或衝動單的下單條件都不清楚,或是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下一次又如何確定要不要進場、如何出場呢?還是說繼續憑感覺和衝動下單?

如果一筆盈利的交易、一次勝出的條件可以複製,那麼利潤也就可以複製、可以積累;但如果無法複製,那麼在行情的不確定性和每一筆交易進出場的不確定性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結局可以說將必然是虧損的。

期貨是一個反人性的市場,把自己的原始人性暴露在市場中,並想以此來獲得可複製的盈利,對一萬個人來說,其中9999個都是不可能的,剩下的1個可能勝出是因為他的性格天生就和其他人不一樣,盈利是天賦造就的,但另外9999個人沒有這樣的天賦。

一次偶然的勝出能否複製,關鍵在於能否把偶然變成必然。

也就是說,找出這一次、這幾次偶然盈利的條件,進行總結,然後用更多的歷史行情和未來行情來驗證,如果驗證後勝率很低、單比盈虧比不高,那就修正進出場條件再測試,如果數次修正後效果還是不理想,就說明這種偶然盈利的條件不可複製;如果驗證後盈利效果很好,或是經過修正後可以較好盈利,那麼這種偶然盈利條件理論上就可以複製。

也就是說如果偶然能夠透過總結、統計、驗證、完善後變成必然,那麼盈利就可以複製;如果偶然依然是偶然,那麼盈利將不可複製。

txt小說上傳分享

“寧可錯過”還是“寧可做錯”?

一位期貨交易高手曾和筆者就“寧可做錯,不可錯過”正確還是“寧可錯過,不可做錯”正確展開了爭論。最終誰都沒有說服誰。

不同的盈利者,會有不同的盈利方法,而有些方法竟然在理念上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但最終結果卻都可以實現相對穩定盈利,我想這就是期貨的神奇之處。一個投資者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財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