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結成怨胎,再度經歷了雲劫,感知力雖無擴張,卻又恢復甚至超過了從前的精純、細膩。
第一次雲劫後,他能感知到十丈之內的一花一木,蟲吮鳥食,卻無法察辨不諧。
比如說兩張白紙,一張有字,一張無字,,置放於他感知範圍之內,他卻無法感知兩張白紙的不同。
而第二次雲劫後,感知力明顯地更加深刻,似乎多了個察辨不諧的功能。
所謂不諧,正是有對比的細微之別,正如有字無字的白紙,紙上的字跡便是不諧。
此刻,四壁皆白,茫茫浩浩,感知力到處,盡皆不同,獨獨西北十餘丈外的白璧上,出現了不諧。
凝目瞧去,卻是兩行淺淺的文字:不得蕭蕭伴我眠,縱然成仙也可憐。
“蕭蕭?馬蕭蕭!”
許易猛地想起安慶侯曾經告知自己的秘辛,那姜恨天似乎和隆慶天子的一位妃子生了私情,此妃子正喚作馬蕭蕭。
當然,安慶侯講述時,並未詳述這馬蕭蕭的蕭蕭是哪兩字,且只猜測說,姜恨天得了仙緣,之所以迴歸,原因不詳,而那位生了私情的妃子,只是一條線索,安慶侯並不敢斷定。
如今有了這行文字,便算是互為驗證了,既驗證了姜恨天迴歸的原因,又驗證了此處正是姜恨天得遇仙緣的地方。
許易甚至猜測,那七煞魂碑鎮壓的根本不是界牌,而是此處宮室。
而這座宮殿,到底是哪位仙人的洞府,還是什麼呢。
許易正自思忖,卻聽諸葛正我道,“諸位,此地喚作慾望墳墓,想來不是一處善地,恐有勾引人心的地方,若是不慎,恐怕我等性命堪憂。不提此間的險惡,便是我等得見寶藏,難免因貪生惡,互為殺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