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2部分

這就得發起進攻,要是不行,他直接換切爾克斯的步兵第26旅上,你說我怎麼回答?我難道能說個不字?”旅長杜什科維奇吼道,這廝顯然情緒不佳。

“呃……日本人不會就這麼袖手旁觀吧?旅長,要我說,沒準他們被哈爾科夫城內德軍的重炮給揍怕了……媽的,我們師昨天損失了幾乎所有的炮兵,這麼慘重的炮兵傷亡肯定是把日本人給嚇著了,日本師團的炮兵數量本來就少,這會兒更是不願意先敵開火當別人的活靶子了……合著我們步兵第13師就該當哈爾科夫守軍的活靶子替他們趟路?”旅參謀長瓦西連科眼珠子團團亂轉的猜測著道。

“不用廢話了,26旅昨天在右翼的進攻不是也沒有炮兵和裝甲部隊的支援麼,比夫洛夫的步兵第51團當時都攻到了烏克蘭人陣地前方300米了,合著我們旅離開了炮兵和裝甲部隊的支援就不會打仗了?咱們現在裝備可比當初在察裡津的時候強的多,部隊也經歷了戰火的考驗,士氣什麼的都恢復的不錯,這一仗,必須打好了!聽我的命令!準備出擊!”

旅長杜什科維奇一把捋起了袖子,他的旅指揮部就在主陣地的左側一個用了2層枕木加固起來的掩蔽部裡,視線良好,和昨天兩個旅各負責鐵路線左右超過五公里寬度的戰線有所不同,在對面防守一方的烏克蘭人悄悄收縮了兵力把陣地縮減到左右各35公里寬一樣,步兵第13師的戰線也縮短到了左右各3公里。

如果從空中聯軍偵察機的副駕駛座上俯瞰下去的話,哈爾科夫城北的聯軍戰線中央六公里此刻屬於聯邦步兵第13師的陣地,而左右翼各五公里則屬於菊池旅團的2個步兵聯隊及中國裝甲營的陣地,至於靠近尤第河和哈爾科夫河河岸的2公里的溼地,聯軍只佈置了少數警戒部隊而已。

哈爾科夫城北的地形和德烏聯軍環形防線的架構,註定了從城市的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發起進攻將受到河畔溼地的眼中影響,事實上,雨季雖然已經過去,為了保衛哈爾科夫這座城市,德烏聯軍在佈置環形陣地防線時,故意把河水引入環形防線的兩端河畔窪地形成一片淤泥和澤國,從而縮短了城北防線的寬度,降低了防守城市的難度。

其實,當初西蒙佩特留拉甚至建議,既然城北河水和人工形成的溼地沼澤能成為防守哈爾科夫的天險,為什麼不乾脆掘開哈爾科夫河和尤第河,讓讓大水把整個城北郊都淹掉豈不是一勞永逸?

結果佩特留拉這辦法被馮諾伊豪斯和馮弗朗索瓦這一少一老兩個德國將領同時嗤之以鼻,諾伊豪斯當時的解釋是大水淹了哈爾科夫城北的話,聯軍進攻不容易,德烏聯軍反擊同樣不容易。

更關鍵的是,本來城北防線作為協約國東線聯軍進攻的首選位置,對德烏聯軍來說也是吸引對方主力集結和頂牛的最佳位置,如果逼著協約國東線聯軍分兵繞到哈爾科夫兩翼發起進攻,到底是隻防守一個城北主戰場容易?還是同時防守其他三個方向更容易?更不要說四鄉八里烏克蘭村鎮會遭聯軍的侵擾和禍害了!

西蒙佩特留拉心裡嘀咕,說的一套一套的,無非是怕丟了德軍的臉面,未戰先潰要放水求生?還是說,德國人吃不得苦,這水把陣地一淹,之前的土木工程和大量的人工和物資全打了水漂?

其實德軍依託鐵路線和公路線快速調動避實擊虛是在過去4年的歐戰中屢試不爽的法寶,漸漸的馮弗朗索瓦這樣的德軍宿將,包括馮諾伊豪斯這樣的中堅將領,他們指揮部隊行軍作戰習慣性的都把鐵路和公路作為最佳的行軍路線。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武裝到了牙齒

如果用大水一淹城北沖垮了鐵路公路,這就不是把鐵軌扒開這麼容易收拾了,這倆德國將領習慣進攻而不是防守,這大水一來,既成為哈爾科夫的防線,可也同樣成為協約國聯軍圍困哈爾科夫的防線了,所以,不同意西蒙佩特留拉這投機取巧的辦法。

步兵第25旅今天將負責整個中路的進攻,杜什克維奇的打法和昨天完全不同,藉助前沿陣地和主陣地之間的交通壕,他的步兵第50團主力已經全部悄悄的運動到了前沿陣地上,聯邦步兵第13師的前沿陣地距離哈爾科夫守軍的環形防線距離在2500米2300米之間,而聯軍的沿陣地縱向向南,則掘出了近10個出發攻擊陣地的短交通壕和屯兵洞。

聯軍步兵第13師各陣地的有線電話早已經架通,隨著旅長杜什克維奇一聲令下,在差不多六公里寬的戰線上,負責今天第一波進攻的聯邦步兵第13師25旅步兵第50團的2個步兵營以連為單位,沿著近10條交通壕向前躍進發起了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