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堡和很好的絞肉機戰場,輪重要性甚至不如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和頓涅茨克這兩個城市……
當然也比不上敖德薩和基輔……距離和伏爾加聯邦邊界只有40公里的哈爾科夫不過是個可以放棄的戰場而已,當然,如果能利用哈爾科夫易守難攻的地形狠狠的教訓一下聯軍和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中國王,從格萊納大將到諾伊豪斯少將都何樂而不為!
至於當面之敵武藤旅團甚至那個日本第3師團,並不德軍指揮官的眼裡,武藤信義不過指揮一個8000人左右的步兵旅團,大庭二郎這廝的第3師團能戰之兵只有2個裝備落後火力不足的步兵旅團而已,整個師團的炮兵火力加起來甚至還不如德軍一個預備步兵師的36門105mm輕型野戰榴炮和12門150mm重型野戰榴炮。
日本第3師團雖然號稱日本陸軍最能打的甲種師團,但是28500人的編制中差不多一半是後勤輜重和炮兵部隊,這和12600名戰鬥兵的德國步兵師比起來只能算是虛胖而外強中乾的貨色,日本第三師團所屬田中野炮兵聯隊,這炮兵聯隊移動時光擺佈一門炮就得近100多炮手伺候著,動用的馬匹也幾乎和炮手人數相當,田中斗笠王的野戰炮兵第3聯隊的一共才48門75mm山野炮,可就有3699人和3600匹馬。
如果從炮的口徑和威力匡算,一門德制105mm輕型榴炮的威力至少超過2門75mm野炮,何況德軍的炮兵全部是戴姆勒軍用1噸半卡車拖拽,和日本馱馬制的師團炮兵聯隊不可同日而語,這已經不是1914年軍用車輛數量稀少的歐洲戰場,這是1918年的夏末,交戰雙方的飛機和軍用卡車數量比四年前有了極大的提高和增加……
只有地僻民飢累著褲腰帶過日子的日本陸軍還沒有真正的航空隊和機械化車輛武裝自己,日本國防預算中的四分之三被投入了大日本海軍而不是陸軍,帝國陸軍在日本軍部就是個後孃養的孩子,吃苦受累衝在前頭,軍費預算和撥款卻老拖在後邊,如果協約國東線聯軍中的日本第三軍和第一軍不是換裝了中國產的m60m81這兩種口徑的步兵迫擊炮,並且同樣裝備了中國產的勃朗寧班用機槍和勃朗寧重機槍的話,日本陸軍在昔日的榜樣德國陸軍面前依然是那支二流陸軍而已。
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庭的決斷
事實上,就是協約國東線聯軍中的中國參戰軍,論炮火強度也不敢說超過德國陸軍,被塹壕戰血與火錘鍊出來的歐洲陸軍中,論是德奧還是英法,150mm重型野戰榴炮只能算是輕步兵師屬火炮而已,口徑超過150mm的重炮、要塞炮、列車炮部隊的兇悍和霸道不是亞洲陸軍輕易能有樣學樣的。
當然,中國王建軍思路也是相當清晰的,重點發揮機動性和不對稱作戰是王庚對中國參戰軍和協約國東線聯軍的基本考量,而大力發展航空隊用航空兵來對付對方的重炮部隊同樣是這廝一直一來的盤算……
協約國東線聯軍的家底其實還相當薄弱,這年頭大口徑重炮部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大規模建造和裝備起來的,而且重炮兵對鐵路線和道路橋樑後勤保障的要求都非常高……王庚還沒有奢侈到讓自己師一級的部隊裝備要塞重炮的底部,而論是聯軍還是中國參戰軍,實際上並沒有集團軍炮兵和方面軍炮兵的編制和準備……
在這1918年這樣的時代,如果不是王庚這隻蝴蝶煽動了中國的翅膀,前世號稱中國最警銳的北洋軍炮兵裝備的也不過就是75mm克虜伯山野炮而已……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何況烏達河南還有一個日本騎兵第4聯隊的主力在活動,因此馮。諾伊豪斯把自己的增援部隊一分而二,讓前導的步兵第140團過河進入哈爾科夫南城區作戰,而把步兵第141團留在了洛潘河大橋的南邊,同時沿著烏達河向東挺進,隔斷米澤騎兵聯隊西進和北撤的道路……當然不是用步兵去追騎兵,而是用堅強的火力把對方攆的路可退……
德國少將的主要目標還是武藤旅團主力,雖然錯過了一舉吃掉對方投入試探性進攻的2箇中國裝甲連有點可惜,但是誰笑到最後誰笑的最好,諾伊豪斯並不認為武藤旅團就能一口氣撤到哈爾科夫北面去,聯軍增援部隊數量雖然不明,但是已經在哈爾科夫河上游渡河這是不爭的事實,今夜德軍以逸待勞的反擊,論如何也不會角武藤旅團好過……
至於森林裡沒頭蒼蠅一樣的三個烏克蘭民族軍的步兵師,在德國少將看來,只要能拖住對方援軍的腳步就算立了一大功,指望對方在自己殲滅武藤旅團的反擊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是白日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