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8部分

種強勢人物,眾閣老撕扯許久,也沒個定論,萬曆只好召開“擴大會議”,把六部也拉了進來,列席的還有都察院和錦衣衛。

吏部作為六部之上,天官大人率先發言,慷慨激昂:“皇上,川黔雲貴等地,土官自漢唐因循至今,無論哪一朝哪一代,江山可以變,而世牧其地的土官不變!

太祖、成祖時候,曾想解決這個問題,只因後來北元作亂,無暇南顧,這件事便又拖延下來。如今楊應龍伏誅,這是千載難逢之機,正好破而後立,在播州全境,實施流官制度!”

吏部負責官吏的考核、升遷與任命。每日裡不知多少閒官散官候補官,挖門盜洞託親靠友地等著有那告老還鄉的、犯案罷黜的、突然猝死的官兒們騰個位置出來。

如果在播州全境實施流官制度,他就有大把的官位可以任命,想想都要飄飄欲仙。

戶部尚書立刻跳出來反對:“皇上!以太祖、成祖之雄才大略,難道只因北元作亂,就無暇南顧改土歸流?成祖皇帝五掃漠北,北元望風披靡,怎至於牽扯成祖皇帝太多精力而無暇東顧?”

戶部尚書上前,大聲道:“臣以為,這是太祖、成祖皇帝發現,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操之過急,這才緩行歸流之策。播州之地,楊氏統治七百餘年,下屬土官層層疊疊,不可計數。

如果貿然歸流,政令能上傳下達嗎?前有葫縣,歸流五年。朝廷年年貼補大筆錢糧。今貴州全省之賦稅,尚不及江南一小縣,播州之地一旦徹底歸流,可以預料的是,至少在五十年之內,朝廷休想收上來一錢銀子,而要貼補的賑濟,則是朝廷不可承受之重。

我大明先平西北孛拜、再戰東瀛扶桑,又討播州楊氏,國庫日漸空虛。一個不慎,楊應龍沒有毀了我大明江山,這無底洞卻是徹底把我大明國力消耗一空了!”

戶部管錢糧,一旦徹底施行改土歸流政策,這錢花的……,那就是天文數字,而且它還不是一筆,而是年年都得往這個大窟窿裡填錢。一旦皇帝真的聽了吏部尚書的話,戶部尚書可以想像得到。自己將來的日子會有多麼悲慘。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些牢騷,都是那些文人激揚文字時的感慨,南宋皇帝如果真有希望北伐成功,他不想北伐奪回失地麼?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哪兒?不是來自皇帝。而是來自於官紳、來自於百姓!

宋朝富啊,直至亡國,大宋的民生都是列朝列代裡最好的時代。百姓生活的最是逍遙自在。北伐?北伐一旦成功,朝廷就得拿出大筆的銀錢,貼補糜爛不堪、經濟落後的北方,就得拿南人的錢去救濟北人,你以為他們願意?

如今就是這種狀況,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屁股坐的位置不同,想問題的角度便不同,對吏部尚書舉雙手贊成的問題,戶部尚書可是舉雙手雙腳反對的。

刑部尚書馬上跳出來道:“大司徒老成謀國,臣附議!”

吏部天官雅稱大冢宰,戶部尚書則雅稱大司徒。大司寇(刑部尚書)當然支援戶部尚書,葉小天在銅仁府幫他大力營建基層司法衙門,成效顯著。如果全換成流官,能取得這麼大的成效?別搞笑了!

那些流官幾年一輪換,定得下心來去搞需要很長時間、根本無法在其任內顯現出政績的事情?就算他肯,中原地區一直是流官制度,官員還要大力倚仗地方士紳,一旦地方士紳們採取不合作態度,他的政令就難以施行,最終碌碌無為,何況是播州那種傳承了幾百上千年的土官地區。

萬曆皇帝瞧瞧其他三部尚書,道:“你們以為如何?”

禮部是林侍郎的地盤,林侍郎是葉小天的盟友,自然也是站出來附議戶部尚書的話。

工部尚書兩邊不得罪,皺著眉頭捋著鬍子,念念有辭地講了一堆技術性問題:交通啊、水利啊、建築啊,製造啊……

在一番雲裡霧裡不著邊際的分析之後,工部尚書提出了一個天文數字的預算:一旦改土歸流,對於現在播州的基礎建設,就必須得進行大力改造,才能配合流官的治理。他需要錢!

摳門兒的萬曆皇帝聽得直皺眉頭,缺錢的戶部尚書聽得心驚肉跳。

而兵部尚書一張嘴,還是要錢!

你要在整個播州改土歸流,必須得建立衛所、鎮守地方,以取代土兵土官吧?這些事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辦得到的嗎?沒錢寸步難行啊!

萬曆皇帝一聽又是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