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為業務的直接操作者,他必須首先具備與其崗位相關的基本的業務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否則就不堪其任。

。。

行者的羅盤(11)

一名優秀的專業類員工應該成為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通透的專業見解,並且透過持續的學習使這種知識和見解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他還應該對關聯領域的業務具備基本的判斷力。

除此之外,他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嚴謹性”。處理業務時縝密周全,不留紕漏,並且習慣於把控細節,不至於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專業類員工的基本素質還表現在“計劃性”方面。優秀的員工都應具備極強的計劃性,工作起來從容不迫,並且能夠同時擔當兩項以上的任務。

專業類員工應該具備的第二項能力是“創新能力”。

一項成果能否稱之為“創新”,要看它是否同時具備如下三個必要的前提特徵:

1�前所未有。如果他人曾經實現過這樣的結果,那麼,無論這個成果的獲得是創造者的獨創還是借鑑,都不應該稱為“創新”。

2�人為努力的結果。即便是前所未有的結果,如果不是人為努力所致,同樣不能稱之為“創新”。比如,某種動植物身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基因突變,如果這個變化不是人為努力(科研人員)而是非人力因素所致的結果,那麼,它便不能稱作是“創新”。

3�具有正面價值。一項前所未有的成果,也系人為努力所致,但如果不能帶來正面的價值,同樣不能稱之為“創新”。從組織行為的角度,如果這項成果不能給組織(企業)帶來正面價值,也不能稱作“創新”。把是否給企業帶來正面價值作為衡量“創新”的必要條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將引導員工的創新方向。

人的創新活動絕非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創新能力的高低通常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人的分析能力。考察員工分析能力的強弱,從直觀上講,可以觀察他在交流時能否迅速抓住問題的關鍵或核心要點,並且能從他人的表達中獲得豐富的啟發或靈感,迅速形成新的觀點或看法。如果不具備這種基本的分析能力,通常很難產生出令人信服的新思路或新創意。

二是人的思維特徵。有的員工的思維模式封閉而僵化,並且習慣於“想當然”地對問題做出判斷,不能在開放的心態下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去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特徵是不可能具備創新能力的。具備創新能力的人,其思維模式非但縝密而開放,更重要的是,他會習慣於在接觸新問題時反觀或反省自己的思維缺陷,並及時做出調整,使之更趨合理;或者經常總結出針對不同主題的有效思維模式。

專業類員工應該具備的第三項能力是“學習能力”。

人的“學習能力”之強弱,往往取決於他在如下三個方面的特質:

一是“自我超越”的意識。有的員工在自己的觀點或做法受到來自他人的質疑時,會習慣性地自我辯護,對“自我證明”的慾望高於對真理本身的追求;在自己的眼界或能力面臨挑戰時,不去思考如何進行自我修正,而是竭力逃避或抗拒。相反,優秀的員工能夠直面或承認自己的侷限性,習慣於舉一反三地進行自我反省,並能自覺以此為契機,努力進行自我調整。如果沒有強烈的“自我超越”意識,不僅會使人的學習動機趨於消極,也會使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學習的態度。有的員工在面對與崗位技能相關的新知時,學習態度消極,得過且過;相反,優秀的員工則具有明顯的鑽研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在新知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

三是學習的速度。優秀的員工對新知識的掌握速度往往會遠遠快於適應工作要求的知識更新速度。

專業類員工應該具備的第四項能力是“溝通能力”。

企業價值的實現應該是各種專業崗位或技能合成創造的結果,因此,在“分工”的原則之下,“溝通”應該無所不在。由於專業類員工不是管理者,理論上不存在下級,因此,他的溝通物件基本上以“上級崗位”和“橫向崗位”為主。

行者的羅盤(12)

在今天,關於“溝通”的技巧甚至是理論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領域或學科。但從組織行為的角度來看,除單純“技巧”層面因素外,對員工的工作溝通能力還應有如下方面的要求:

一是與上級崗位的工作溝通。一名優秀的員工應該積極、正面、建設性地理解上級的決策,同時努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