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選票,19個議席。這兩個保守黨派雖然肯定處於少數黨地位,但在國民議會中贏得了足夠的議席來發表政見。事情也確實是如此,國民議會剛剛於1919年2 月6 日在魏瑪開會,這兩個政黨的領袖就起來為德皇威廉二世以及他和他的將領們領導戰爭的情況辯護。人民黨領袖古斯塔夫·施特萊斯曼當時還沒有像後來有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變心轉意。在1919年,他仍舊被認為曾經是最高統帥部在國會中的喉舌——像大家所稱的那樣,是“魯登道夫的青年人”——激烈地擁護採取併吞政策的人,狂熱地主張進行無限制的潛艇作戰的人。

國民議會經過6 個月的辯論後於1919年7 月31日透過憲法,總統於8 月31日批准了這一憲法。從紙面上來說,這是20世紀所曾經見過的這種檔案中最自由和最民主的一個,結構之嚴密幾乎到了完善的程度,其中不乏設想巧妙、令人欽佩的條文,看來似乎足以保證一種幾乎完善無疵的民主制度的實行。內閣制政府是取法英國和法國的,擁有實權的民選總統仿效美國,人民複決制則借鏡瑞士。實行構思嚴密、辦法複雜的比例代表制和選票名單制,是為了防止選票的浪費,並且使得人數不多的少數派也有權利在議會中享有席位。* 魏瑪憲法的措詞,在任何有民主思想的人聽來都是動人而有力的。憲法宣佈人民是一國之主:“政治權力來自人民。”凡年滿20歲,不分男女,均享有選舉權。“所有德國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個人自由不可侵犯??

所有德國人都有權??自由表示意見??所有德國人都有結社或集會的權利??全國居民都享有信仰和良心自由??”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能比德國人更加自由,沒有任何國家政府比德國人的政府更加民主和自由。至少,在紙面上是如此。

凡爾賽的陰影

在魏瑪憲法的起草工作結束之前,發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使得魏瑪憲法和它所要建立的共和國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就是凡爾賽和約的起草。在戰後初期動亂不已的和平日子裡,甚至在國民議會在魏瑪開會以後,德國人民對於他們戰敗的後果似乎都還很少考慮。即使考慮了的話,他們看來也頗有自信,在按照協約國的要求驅逐了霍亨佐倫王室、“平定了布林什維分子、著手建立了一個民主的共和國政府之後,他們有權得到一個公正的和約,不是以他們戰敗為基礎而是以威爾遜總統的著名十四點為基礎的和約。

德國人似乎很健忘,連一年前的事也記不起來了;在1918年3 月3 日,當時尚處在勝利中的德國最高統帥部曾經在佈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強迫戰敗的俄國接受一個“在現代歷史上沒有先例和無可比擬的羞辱的”和約,這還是一個英國曆史學家在戰爭所引起的情緒冷卻下來了20年以後發表的看法。這個和約剝奪俄國的領土幾乎有奧匈帝國和上耳其加起來一般大,居民5600萬,亦即其全部人口的32%;1/3的鐵路線,73%的鐵礦,89%的煤產量,5000多個工廠。此外,俄國還得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賠款。

1919年晚春的時候,德國人受報應的日子終於來到了。協約國未經與德國協商片面規定的凡爾賽和約條件子5 月7 日在柏林發表。對於一個到最後一刻鐘還耽溺在幻想中的國家的人民來說,這是個驚人的打擊。全國紛紛舉行憤怒的群眾集會,對和約表示抗議,要求德國拒絕簽字。在魏瑪議會期間擔任總理的謝德曼叫嚷道:“誰在這個和約上簽字,就讓誰的手爛掉吧!”5 月8 日,臨時總統埃伯特和政府公開聲稱,和約條款是“不能實現和不能負擔的”。第二天,在凡爾賽的德國代表團照會固執的克萊孟梭說,這種和約是“任何國家所不能容忍的”。

'58'它有什麼地方是這麼不能容忍的呢?它把阿爾薩斯一洛林歸還給法國,一小塊領土歸還給比利時,石勒蘇益格邦一小塊領土在經過公民投票後歸還給丹麥,而這是俾斯麥在上一世紀同丹麥作戰勝利後從丹麥那裡割取的,它也把德國人在瓜分波蘭時奪去的領土歸還給波蘭,其中一部分還要經過公民投票。這是使德國人最為惱怒的規定之一,使他們不滿的,不僅因為給了波蘭一條通向海路的走廊使得東普魯士同祖國隔絕,而且因為他們瞧不起波蘭人,認為波蘭人是劣等民族。同樣使德國人惱怒的是,和約強迫他們接受發動戰爭的責任,要求他們把德皇威廉二世和800 名左右其他“戰爭罪犯”交給協約國。

賠款數目以後再規定,但是1919年到1921年之間先要付一筆50億美元的金馬克,如無現款,可以付某些實物——如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