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邦昌想了一下說道:“臣願與劉豫一同前往。”
就這樣,欽宗皇帝與張邦昌密議妥當,只過了幾天的工夫,欽宗便在金殿之上傳旨,封張邦昌和劉豫為欽差,前往金國共議滅遼之事。
話說張邦昌和劉豫只帶了一百隨從護衛,經雄關一直來到大金國的皇宮。張邦昌和劉豫拜過了金主完顏晟之後,向完顏晟說明了來意。
完顏晟聽了立刻悅顏道:“兩位聖使之言甚合本王之歡,有言云: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二位貴客風塵而至,本王當盡地主之誼,設宴為兩位洗塵。”
如此這般,金主完顏晟留張邦昌和劉豫在宮裡一住就是四天,每天都是酒肉款待,歌舞相伴。完顏晟有時候也順便和張邦昌跟劉豫交談幾句,可就是隻字不提正事。
直到第五天,完顏晟把張邦昌獨自請到密室私語道:“張貴人乃是宋君派來的聖使,作為金主,理當厚待。可宋王欲與我合兵滅遼,說實話,我大金國與遼近在咫尺,我若想滅遼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所以本王在此謝宋王的厚意,也不必宋王為此興師動眾。相反,本王倒覺得宋王派一支軍隊駐紮在雄關,怎麼看都有點虎視眈眈的樣子,故而本王覺得,宋王若召回雄關之兵,金宋兩國必能兩廂安好,和睦共處。”
張邦昌聞聽馬上說道:“在下願即刻啟程回京都勸皇上收兵。”
完顏晟笑了一聲說道:“看得出,你是個極聰明之人,宋王亦對你信賴有加。可本王也很欣賞你的才智,想留你在這裡多盤橫幾日,本王還想聽聽你對治國有何高見。至於勸宋王退兵之事,你可以寫一折奏章,請劉貴人回去替你面呈宋王,我看也一如你當庭本奏,更何況宋王又是個明君,相信他會權衡利弊,做出明智之舉的。”
張邦昌心說:什麼相信宋王?這分明是說給自己聽的。可現在自己是身在狼窩,不僅身不由己,更可怕的是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餓狼吃掉……
張邦昌腦子裡正琢磨著,金主完顏晟好像看出了張邦昌的心思,他走過來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張貴人請放心,你留在這裡雖說不能日日對酒當歌,但酒肉之啖倒是不在話下。”
張邦昌聽了這話心裡暗暗叫苦,心說:什麼酒肉之啖?分明是拿我當了人質!唉——誰教我給皇上出了這麼個餿主意?眼下看來也只能自認倒黴!
此時的張邦昌也只能是暗自祈禱,但願皇上能夠如己所願,趕快撤軍,這樣自己也好早日全身而退。
話說張邦昌當天晚上便寫了一紙奏摺,第二天一早他交給了劉豫兵囑咐道:“金主令你回去面見聖上,意在勸聖上退雄關之兵。你我乃多年好友,今你為差使,我為人質,若雄關之兵不退,為兄我恐身家難保,望賢弟回去後多多周旋。”
劉豫懷揣著張邦昌這一紙奏摺帶上了隨行這一百兵馬,他出了雄關還是覺得心有餘悸,暗說:本以為這趟差使是件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說客沒當成反弄得灰頭土臉,這次回去也不知如何向聖上交代。轉念一想:好歹能保全性命,身離險境,這已經是件值得慶幸之事!
劉豫一路上邊走邊想轍,雖然他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到如今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夠奔汴梁城。
“等見了聖上,我把這封奏摺往上一呈,來個一推六二五把所以責任都推到張邦昌身上再說。”劉豫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他暗暗拿定主意。
單說劉豫回到京都,他過了金水橋直奔皇宮。欽宗皇帝一聽有劉豫在宮外求見,忙擺駕臨安宮召見劉豫。劉豫一見到欽宗皇帝,便把張邦昌的奏摺遞了上去。
欽宗皇上看罷了奏摺之後便問道:“張愛卿為何沒有和你一同回來?”
劉豫嘆了一聲說道:“微臣亦是不知,臣和張大人在金國連呆了四天,每天雖然都有酒宴款待,可金主就是隻字不提合兵攻遼之事。後來金主召張大人談了些什麼,臣不得而知,但臣從事態上推斷,金人好像對破遼之事並不感興趣,反而對安插在雄關的康王帥旗耿耿於懷。”
欽宗聽了劉豫這話他點了點頭,因為他從張邦昌這份奏摺裡頭也嗅出了同樣的味道。欽宗起身倒背雙手踱了兩步突然停下來說道:“看來金人是不滿朝廷出兵雄關,已將張愛卿留做人質了。”
劉豫忙說道:“微臣覺得亦是如此,所以臣這次復回乃是僥倖得脫。若聖上對此事不能速速決斷,恐張大人……”
欽宗聽到這擺了擺手打斷了劉豫的話,他衝劉豫淡笑了一下說道:“劉愛卿一路勞苦,還是早些回去休息,容朕再考慮一下,待明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