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一眼。
她還記得嚴氏的指控,說有人故意陷害她兒媳。
王源夫人很不悅。她女兒嫁去方家了,當然不想方家有事。就算方初這個嫡兄長倒黴,方制也落不下任何好處,反會被帶累。
當下,她裝作無事,只和清啞談笑。
偏有位夫人對清啞道:“這真是萬幸。奉州發生暴亂,織女這趟受了大驚嚇,好在懷孕了,這是樁大喜事,不僅萬幸,且是福氣。”
清啞想,這孩子是暴亂那天晚上懷上的,這是上天賜給她的機緣和禮物,她很是珍惜,因此點頭道:“確實萬幸。”
一轉眼,發現王妃正看著自己,正微笑。
曹靜宜坐在她身邊,也眼含微笑。(未完待續。)
第1117章 正常男人該做的事
清啞便想起郡王和曹靜宜,算是亂世中成全的姻緣,就好像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一樣,於是道:“曹姑娘和王爺也大喜。”
眾人紛紛應是,又向王妃和曹靜宜恭賀。
王妃瞅著清啞,嘴角優雅地勾起,十分迷人。
她伸手拉住曹靜宜的手,道:“確實大喜。郭織女大喜,我們王爺和曹姑娘也大喜。都是因禍得福。”最後四個字,說得很輕快。
清啞不知為何,聽了有些不舒服。
她也未想其他,只想著在這場災難中,那麼多無辜百姓死了,她們卻在這說“因禍得福”,實在是太諷刺了。
因此她輕聲道:“就是死了許多人。”
曹靜宜覺得王妃握著自己的手好像緊了一下,跟著又恢復正常,彷彿未發生過,王妃輕輕摩挲著她玉手,再未說話。
奉州死的人中,不僅有百姓,還有貪官。
睿明王妃的表兄於縣縣令也在其中。
一時間,堂上有些靜,都無人說話。
從那夫人對清啞說“萬幸”一番話開始,王源夫人和大太太同時心一沉,不知那人是有意還是無意,一面警惕戒備,唯恐鬧出事來。待仔細一瞧說話人,原來是左都御史蔣志浩的夫人,才放下心來。這蔣夫人為人忠厚,且蔣大人與郭織女淵源頗深,兩家交情不錯,她應該不會針對郭織女,應該是真心替織女高興。
蔣夫人是“說者無心”,肯定有人“聽者有意”。
兩位王太太不動聲色地掃視王妃,王妃正看著郭織女。
然後,她們就聽見了郭織女對王妃和曹靜宜恭賀。
清啞恭賀王妃和曹靜宜大喜,和王妃說她“在奉州懷上的”有異曲同工之妙,聽著沒有任何不對,細想又確實不大對。
納側妃是喜事,恭賀是應當的,王妃還要親自操辦喜事呢。然王妃也是女人,表面再賢良,夫君納新歡也不會真高興。清啞對王妃恭賀,等於往她的心上戳刀子、打她的臉。
然後王妃說郭織女“因禍得福”。
再然後郭織女說“死了許多人”。
兩人這一番不見硝煙的過招,令王家幾位太太再次對清啞刮目相看,王源夫人想著等會還要叮囑王瑛,對這大嫂尊重些,妯娌相處和睦最好,切莫在她面前耍心機手段。
清啞除了最後一句話是故意說的,前面回答都很自然,根本未刻意和王妃過招。就這她也有些後悔了呢,覺得自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到底還是沒忍住,何必說那句掃興的話呢?
接下來,她也不肯多話了,安安靜靜地坐著。
等吃了席,她便想著回家,心裡也猜方初會打發人來接她。
果然不一會工夫,有個丫鬟來請她,說方大爺等她呢,回去還要喝安胎藥。清啞便起身,向王家太太等人告辭。
王瑛抿嘴笑道:“我猜一吃了飯大哥就會接你,果然不假。”
又向她母親道:“大嫂懷孕辛苦,晌午都要小睡一會。”
王源夫人忙道:“懷孕是要當心。你陪你大嫂一塊回去吧。想回來,等過兩天和制兒再回來就是了。”她生恐清啞有個閃失,無論王家還是女兒都不好交差,竟然催著她們走。
王瑛也是這個意思,便同清啞一起告辭。
王妃對曹靜宜笑道:“我也要走了。咱們一起走吧?”
曹靜宜忙點頭,站了起來。
王妃就牽了她的手,對幾位太太道:“容我提前告退。順路送曹妹妹回去。”彷彿是為了送曹靜宜才提前告辭的。
王家幾位太太都覺她做的很漂亮。
曹靜宜今日來王家祝賀,看得還是王妃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