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某種程度上,兩條江河與山川地貌對重慶人堅韌性格的塑造甚於由此而生的剛猛和霸氣。除了抗戰中的超常承受力外,在被寫入世界戰爭史的一次古代戰爭中,重慶人堅守孤城竟達36年之久。20世紀80年代的重慶,人們以他們一貫的方式生活著——忙碌、親和、富於人情味。而在這一切的背後,城市已聚集了火山爆發般的力量,以至於一個新城市的出現竟帶著海市蜃樓般的魔幻色彩。

歷史的真實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重慶已由一個川東的軍政中心,逐漸過渡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由於抗戰後方和新中國建設時期工業基地留下的基礎,工業迅速成為重慶經濟的主體。20世紀80年代,城市所處的發達的東部和資源富集的西部間的地理位置,使它的區位優勢顯露無遺,地理位置帶給重慶新的優勢。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三集 水火山城(3)

重慶於19世紀末開埠,川江的通航使西方文化在100多年前就已來到這裡。當年的西方人多選擇在長江南岸修建他們的會所,這一切奇蹟般的與對岸的古老碼頭和會館遙相呼應。當年的西方建築物,仍保留在長江南岸濱江路的一端,它已被改造成為一個風格浪漫的酒吧。從酒吧的陽臺上,可以看到江對面重慶最古老的碼頭朝天門,點點燈火隨著腳下的長江東去。

新年到來前,重慶銅梁縣高樓鎮的農民周生全父子開始忙碌起來。

在重慶銅梁縣農村,不少農民都有這手祖傳的手藝——扎制長龍,在當地,這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長龍通常在重大節慶時進行表演,表演時要與飛濺的鐵水輝映起來,被稱為“火龍”。記憶中,周生全扎過的最大一條龍是在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時,那是一條50多米的長龍。

李曦習慣用“奔跑”來形容他今天的生活,以及他所生活的這座城市,這是一個20年前他難以想象的奇蹟般的城市。20年後,李曦生活在中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中。(編導:王影/攝影:王影)

第十四集 三峽存證(1)

三峽大考古帶來這樣的事實:三峽的文明史與中華文明史息息相通。之前,這裡是人們想象中一片充滿野性和矇昧的地域。現在,幾乎沒有人懷疑,在這片狂野的峽谷地帶,曾經也有過大唐盛世和明風宋韻。

2003年6月8日,長江三峽中的水位陡然上升100多米,上升的水位使考古人員有機會登上西陵峽中的絕壁,有著種種神秘傳說的古人崖葬被揭示出來。令考古人員驚奇的是,在駭然顯現的3具古人屍骨旁,竟是數量多達10餘件的青銅兵器。科學測定顯示,它們來自2500年前。除此之外,一切都撲朔迷離。

就在這一天,三峽兩岸的人們,看著漸漸上漲的江水淹過他們曾經的土地和家園。這是三峽工程的第一次蓄水,135米,三峽水域中從未有過的水位線。

兵書寶劍峽上的考古發現所顯示的時間跨度,使人們對三峽神秘歷史的關注已遠遠超出對它壯美景色的讚歎。1993年開工的三峽工程,使三峽東西兩端600多千米的地帶成為淹沒區。而有關長江的許多人類歷史之謎和答案,以及三峽先民留下的難以估量的豐富遺存;或許,就埋藏在即將被淹沒的土地之下。

三峽工程建設的期限為1993年到2009年,巨大的文物搶救範圍和迫在眉睫的蓄水期限,對於中國的文物保護者們意味著兩種可能:創造奇蹟或愧對子孫。

這是山東大學考古隊第四次來到三峽庫區開縣的餘家壩,23天過去了,這些位於彭溪河邊的墓葬坑已持續發掘了近半個月。當土坑被挖到數米的深度時,幾個探方中,成組的陶器呈現出來。欒豐石,山東大學考古隊領隊,他所帶領的考古隊是三峽數以百計的考古隊中的一支。

在發現陶器後的第二天下午,更為重要的器物出現了,它們是成組的青銅兵器。或許因為年代久遠,除了棺槨的痕跡,墓主屍骨已然不存。在遠古中國,青銅代表著一個輝煌時代的出現。同時,青銅器所描述的,也是一個搏殺和流血的時代。

欒豐石(山東大學考古隊領隊):據我們採訪,可能從民國時候開始,當地村民,姓餘的一個村民在這裡燒窯,燒窯要取土,取土的時候他挖土,就挖出過這種墓葬,當時他們不知道是墓葬,他們就說出土過銅器。

令欒豐石興奮的是另一些背景:數量巨大而又風格獨具的青銅器,讓他感到自己已接近了一個名不見經傳;卻又隱約有著非凡歷史的民族。而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