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獻帝陵

“元皓師叔,這便是獻帝陵。”武輕語以恭敬的口吻說道。

自那日與易嫣然秘密會面後,鄭元皓便和武輕語二人一路向北,自今日終於抵達了獻帝陵的附近。

望著遠處那座低矮的封土堆,誰能想到它竟是一位帝王的安息之地。

鄭元皓微微一笑,道:“那我便進去了,只是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武輕語回答道:“師傅已有安排,我將在陵寢外的修武鎮暫住。待師叔完成歷練後,只需向東行進三十里,便能找到我。”

二人又經過一陣短暫的交流,鄭元皓大步邁向了獻帝陵,開始了他的歷練之旅。

這獻帝陵歷經發掘,原本的斷龍石已被移開,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閃爍著橘黃色光芒的神秘結界。

“這必然是真武門前輩邀請乾元山的修真者所佈下的防護。”鄭元皓想道,他毫不猶豫地穿過這道結界,只見結界上泛起如水波般的漣漪,卻並未對他造成任何阻礙。

他繼續前行,踏入了一間墓室。這墓室給鄭元皓留下的印象只有兩個字——寒酸。

然而,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獻帝身為一個末代皇帝,能得以善終已是萬幸,又怎能期待新朝的皇帝會給予他帝王級的葬禮?

鄭元皓掃視墓室四周,他的目光猶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每一寸空間。然而,這墓室雖大,卻一目瞭然,似乎並沒有地方藏得下赤霄神劍而不被人察覺。

他深吸一口氣,調動自身的精神力,如同細絲般滲入墓室的每一個角落。他感受著周圍的空氣流動,聆聽著細微的聲響,試圖尋找那隱藏的機關、陷阱或暗格。然而,墓室內一片死寂,彷彿連時間都在這裡停滯。

鄭元皓皺起眉頭,心中疑惑不已。“這啥都沒有?”他自言自語,目光最終落在了獻帝的棺槨上。那是整個墓室中唯一讓他感到神秘和不安的存在。

他緩緩走向棺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棺槨上纏繞著絲絲黑氣,彷彿訴說著獻帝的怨恨和大漢的不甘。而在這些黑氣之中,卻又夾雜著絲絲金黃之氣,宛如帝王之威,隱隱散發出來。

鄭元皓凝視著棺槨,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一萬多年前的大漢帝國早已覆滅,然而這棺槨上卻仍然殘留著皇朝氣運。這足以證明一萬年前的大漢皇朝是何等的強盛和輝煌。

他伸出手,緩緩推開棺槨的蓋子。一股強烈的吸力突然產生,將他緊緊吸附。他眼前一黑,不由自主地被拉入棺槨之中。與此同時,無盡的黑氣和金氣如同狂暴的漩渦般將他緊緊纏繞,彷彿要將他吞噬。

在這混沌之中,鄭元皓只能依稀辨別出那具身穿帝王冕服的枯骨。那具枯骨的面容越來越清晰,轉眼間便化作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中年人向鄭元皓鞠了一躬,說道:“朕自即位以來,身負大漢江山社稷之重任,然世事滄桑,權臣當道,朕心常懷憂國憂民之情。朕之先祖,創立大漢基業,歷經數百年風雨,至朕之時,已是風雨飄搖。外有諸侯割據,內有宦官弄權,朕雖貴為天子,實則形同虛設。初登大寶,朕懷抱雄心壯志,欲重振大漢雄風。然朕年幼無知,先後受制於董卓、曹操、雍景等權臣,以致大漢江山日漸式微,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朕常懷愧疚之心,愧對先祖,愧對百姓。終於,在朕在位二十五年後,大漢江山終難以為繼。朕禪位於雍景,宣告大漢萬年國祚終結。朕退位後,雖得善終,然心中卻充滿無盡的悲哀與無奈。回首朕之一生,充滿坎坷與無奈。身為天子,卻無力守護社稷,實乃朕之大憾。望先生以解朕之遺憾,若成,願以鎮國神器以報先生。”

說完之後,那中年人再度化為枯骨,隨風而逝,而鄭元皓陷入沉思,“原來如此,這就是袁公衍所提到的那一段自白。也對,鎮國神器,除了赤霄神劍,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稱為大漢的鎮國神器。”

“解獻帝遺憾?他的遺憾想必就是大漢無法延續,延續大漢,便可通關,但是此前二人雖然通關,卻並未帶回赤霄神劍,這麼說來,這漢獻帝?原來如此……”對漢獻帝真正的想法,鄭元皓此時已然有了幾分猜測。

混沌的迷霧漸漸散去,鄭元皓的意識逐漸清晰,他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座宏偉的大殿之上。

環顧四周,文武百官分立兩側,肅然無聲。上首的寶座上,坐著一個身穿龍袍的十多歲的少年,旁邊則是一位花白鬍子的中年人。這中年雖然穿著臣子的服飾,但卻與少年帝王並肩而坐,其跋扈欺君之行,讓一眾在朝大臣敢怒不敢言。

鄭元皓的目光落在了前方的令旗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