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與天后這二聖的意見都不一致了,群臣的意見加的混亂
宰相張大安、戴至德、張文瓘堅決反對廢太子,他們並不相信太子會謀反,張大安甚至指責是有人故意嫁禍於太子,連指使人刺殺明崇儼的事也是如此,目的只是想毀太子的名聲張大安的話惹來了武則天的怒目,也讓一些已經知道情況的大臣們“竊喜”!
赦處俊、李義琰則建議慎重處理此事畢竟太子乃大唐之儲君,不能輕易談廢立
而戶部尚李敬玄、改任黃門侍郎的裴炎則堅決要求重處謀逆的太子,位列政事堂的賀蘭敏之、薛元、來恆、劉仁軌則建議由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指定幾名朝中高官,查審太子謀逆的事,待事兒查清了,再由皇帝和皇后定奪持各種意見的人在朝堂上輪番發表意見
賀蘭敏之也從其中看出了李賢得朝臣們的擁護程度,除他之外在朝的八個宰相有三人名言反對廢太子,而其他幾位則持謹慎意見,一力要求重處的是裴炎和李敬玄這兩位一直被武則天引為親信也是她親手提拔上來的人
昨天密議事的時候武則天就料到了這情況,她也改變了意見,不要求賀蘭敏之在朝會中站出來強力支援廢立太子那樣會成眾矢之的,她只要賀蘭敏之提議讓朝中重臣來徹查此案即可
賀蘭敏之知道,武則天是令裴炎和李敬玄這兩人站出來一力主張廢太子,另立其他皇子為太子
朝臣們面紅耳赤地爭論了半來個時辰,誰也說服不了誰,爭的甚至都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最後被惱怒異常的武則天喝止了
“既然諸位愛卿對如此處置太子謀逆之事有不同的意見,還有很多人不相信太子會謀反,為了慎重起來,本宮同意令幾位在朝中德高望重之人徹查此案將案情查個水落石出後,再做定奪!”武則天威嚴的聲音及李治面對武則天的喝令沉默不語讓眾臣們不敢再站出來爭論
武則天所說的,應該還算“公允”,她已經沒強勢地要求馬上給予李賢以重處了不過武則天這樣決定還是有她的底氣的雖然朝中反對處置太子及堅決要求重處太子的人不少,但多的人是持中立立場他們建議朝廷令幾名大臣主查此案,待事情查清楚後再做定奪,要是太子真有謀逆的行為,應該給予處罰對案情已經一清二楚的武則天自然不怕再查此案,也馬上在關鍵時刻“退了一步”,同意讓幾位大臣徹查此案並在查清案情後再在朝會上公佈
武則天這樣說中,眾臣齊齊看向御座上的皇帝李治
只見李治陰著臉,並沒馬上表示什麼,直到過了好一會,他才輕輕地點點頭,算是同意了武則天的決定皇帝如此,眾臣也沒再敢站出來再發表不同奏言的,雖然一些人非常不甘願
朝會還要繼續,但關於如何處置李賢有了最終結果,持各種意見的人各退一步,決定由皇帝和皇后任命幾位在朝中頗有聲望的朝臣,組成“專案組”,徹查太子謀逆之事已經支援不住再繼續主持朝會的李治,在宣佈了此決定後馬上就離去了,留下武則天繼續主持朝會
朝會後,李治非常難得地接待了一次朝臣們的請見,主持朝會支援不住身體的他,在先一點退朝後回到金鑾殿,但他還沒休息上多久,散了朝會張大安、戴至德、張文瓘等幾位宰相追至金鑾殿而來,幾人度快的武則天都不來及阻攔,也只能放他們進殿面見李治
只是身體支援不住的李治沒辦法聽太多宰相們的控訴及為李賢的求情,再加上虎視眈眈的武則天坐在身邊,在朝會上同意了讓幾名重量級大臣徹查此案的李治沒辦法給他非常信任的這幾位大臣以明確的答覆,只說他會安排幾名所有人都信的過、耿直忠貞的大臣去查關於太子謀逆之事的,讓幾人不要擔心,最後張大安、張文瓘、戴至德等人只能失望而去
應武則天的令,帶著一批羽林軍將士守在大明宮主要殿內的武則天是看著幾人失望而去的
因負著非常重的職,賀蘭敏之這些天自是沒辦法回府,他要隨時聽候武則天的招喚,一直呆在宮中,不過在張大安等眾宰相求見李治的時候,他是迴避的,沒和他們打上照面
特別的人要負特別的事,他不願意在這特殊的時候,和政事堂的同僚們有私下的交集,即使要和他們說什麼,也待具體的處理結果出來後再說他相信已經有很多人會到他府中求見,相求他到武則天面前替李賢說說好話,讓武則天看在母子的情份,及大唐的安定、一力關注北線戰事的需要上,給予李賢懺悔的機會賀蘭敏之相信,張大安是肯定會來
要是今日在宮中遇到他們,保不定就有人會拉著他說話,除說這些外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