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部分

我們,中間那個空隙,就是天地縮短的距離。

你們在說什麼?魏擎蒼和噶木都有些不解。

而我,看著蛟爺手上比劃出的那點距離,感覺有些惶恐。

蛟爺所說的天,肯定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天。世俗中所謂的天,實際上指的是大氣層。至於大氣層外的宇宙空間,就算不上是天了。

而在古老的傳承中,天卻代表著另一個意思。

廖老雖然是我們的敵人,可他當初對我說的那些間接,至今仍讓我覺得驚豔。一個以科學走入修行圈的老人,對天地的見解比修行人更加深處,簡直是匪夷所思。他不是一個天才,而是一個怪才,因為所走的路,是別人不曾走也不敢走的。所想的事,是別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我還記得,廖老曾在一張紙上畫出了幾條平行的線。他對天地的猜測,便從這幾條線開始。而最終的結論很簡單,真正的天,很可能是隱藏在大氣層與地面之間的平行空間。它在地球表層之上,卻又包裹整個地球。

這是邏輯學所不能解釋的一句話,可在如今的我看來,很有道理。

天佑?噶木喊了一聲。

我回過神來,看著他和魏擎蒼,想了想,然後問:你們知道天在哪裡嗎?

天?噶木皺起眉,幾乎下意識就想抬手指向上空。可他手剛舉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然後更加疑惑的問我:你什麼意思?

我想知道,你們所知道的天是什麼樣。我回答說。

沒有天。魏擎蒼率先回答說:在我看來,所謂的天,是無形的。它就像道,我們可以在冥冥之中有所感知,卻永遠無法觸及。如果真要說什麼有形的是天,那麼傳說中的仙界,應該就是了。

你也這樣認為嗎?我看向噶木。

他看了眼魏擎蒼,思考一下後,然後點點頭,說:我與大哥想的一樣。

我又看向老道:你呢?

老道一直都在思考,見我問他,他又想了想,這才開口:天就是天,清者為天。清而有形,重若千鈞。天不是道,天與地之間才是道。

這番話,說的噶木一陣愕然。而魏擎蒼則面露欽佩之色,說:老哥見解獨到,看的比我深遠。

老道士搖搖頭,他看向我,說:天佑,你既然問這個,必然有原因。它所說離天更近了一些,與剛才的事,有什麼關聯?

天地要變了……我嘆口氣,將自己所猜測的事情說了出來:在蛟爺說離天更近一些的時候,我忽然有種感覺,天與地之間的距離,縮短了。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原因,但總感覺,和我母親有關。因為石爺爺說,她想改變天地,讓一切重獲新生。也許用不太久,我們就能看到真正的天,腳踏真正的地。

看無廣告,無錯首發小說,書海閣小說…。。,

找小說,請在書名+書海閣小說更多更好無錯全小說,盡在|書海閣小說。

第三百二十章 計高一籌(7)

真正的天地?魏擎蒼和噶木,對這句話都有些詫異。。。書海閣小說】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因為天屍脈的屍,存於天地間,也只能活在天地間。

井底的青蛙,能看到的天只有那麼大,能踏足的地也永遠只有那麼小。

除去他們倆,老道反而有了更多的思索。五行脈傳自五典,古老的典籍,他們儲存了許多。所以相比天屍脈,五行顯然要知曉的更多,因此才能看的更遠。

你的意思是說,天地會逐漸拉近距離,最終重合為原點,恢復混沌嗎?老道士忽然開口問。

這不可能!噶木當場就驚呼一聲。

為什麼不可能?我看向他。

這怎麼可能……他仍然一臉驚詫。

我覺得很有可能。神話傳說中,天地是盤古撐天踏地才開啟的。清者升,濁者沉,清為天,濁為地。看著噶木,我緩聲說:所有人都明白,兩樣本應該在一起的東西,強行分開,最終會引來很大的回彈。開天闢地之後,天地應該從未重合過,可是,它們為什麼就不能重合呢?如果神話是真的,盤古因為極度的疲憊與勞累而死,那說明天地意圖重合的力量極大。

但這,這……噶木臉色有些難看,搖著頭說:太神話了,我實在想象不出……

想象不出的才叫神話。但想象不出,不代表不存在。崑崙神山如何?聳立山巔,無數里長的巨鳥希有如何?死去的天神窫窳如何?這些在常人來看,只是神話,都不應該存在。可是,它們都在眼前顯現了。真實的,不存在一絲虛假。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