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湯,不賴!” 山中地藏手拿陶碗,嘴裡咂摸著孟婆湯的最後一點滋味,心中卻是灑然一笑。 這碗湯的效果自然是極好,洗滌神魂、調理靈性、壯大心識,絕非是給尋常鬼魂喝的普通貨色。 但也就是那樣了,要說喝下一碗湯就能夠功力大進,飛昇成仙,那也是完全沒可能。 “多謝前輩賜湯!” 山中地藏對著孟婆再次行了一禮,只是此刻孟婆那雙靈動的眼眸已經變得暗淡無神,僵硬死板,對於山中地藏的感謝也無動於衷,只顧著舀起一碗碗孟婆湯,遞給每一個走到他面前的鬼魂。 而那些鬼魂下意識地接過湯碗,一口喝下,然後就變得雙目無神,呆呆地站到了一旁。 山中地藏知道那位【孟婆】已然離開了這具化身,也不過多糾結,轉身便看向了身後。 在走下【奈何橋】,到達【三途河】對岸以後,入目之處,皆是一馬平川,好大一個平原,荒涼且死寂。 “不成,不成。” 山中地藏見此情景,搖了搖頭。 此時喝下了孟婆湯,他腦海中前世的記憶更加清晰,立刻就回憶起了更多和幽冥地府相關的東西。 “臺起!” 山中地藏大喝一聲,手中蓮花寶燈綻放光芒,射入遠方的一片土地中,緊接著伴隨轟隆隆的響聲,一座三層高的石臺拔地而起,臺身上還刻著三個大字—— 【望鄉臺】! 山中地藏率先登上石臺,舉目望去,眼前漸漸泛起一抹濃霧,霧氣之中,隱約可見忍界的種種景象。 望鄉臺,顧名思義,自然是給陰世之人一個重觀陽世親朋的機會,同時也算是斷了亡魂的最後一點念想,斬斷他們的羈絆。 從進入陰世,走上【黃泉路】,踏上【奈何橋】,跨過【三途河】,飲下【孟婆】湯,再到登上【望鄉臺】,一步一步,都是對鬼魂的情感進行剝離,讓他們與陽世進行切割。 如此活人的歸活人,死人的歸死人,心中再無牽絆,才能順利進行下一步。 至於下一步該如何做……山中地藏無奈地搖了搖頭。 接下來的地府構建,可非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了。 好在他也早已有所預料,提前便做好了準備,此刻立於這【望鄉臺】上,心中慈悲之意滿溢,臉上也帶著恭敬之色,一掌拍向前方虛空。 這一掌,沒什麼浩浩聲勢,也沒什麼璀璨光影,只有一顆明珠,自山中地藏掌心飄出。 伴隨著明珠崩碎,一道飄忽不定,輕薄黯淡,彷彿一陣風都能將其吹散的幽魂暗影,也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這幽魂暗影身披白袍,鬚髮皆白,額上生角,眉心還有一隻眼眸,正是那之前捱了山中地藏一掌,從而圓寂的大筒木羽衣。 他竟然沒死! 這其實並沒有多麼稀奇,須知道,山中地藏所獲得的《如來神掌》,本就不是殺伐武學,而是普渡眾生之智慧寶典。 全套掌法從第一式【佛光初現】,到【金頂佛燈】、【佛動山河】,都是佛陀在闡述為人的道理和佛修的禪心。 特別是山中地藏對著大筒木羽衣所施展的那一招【迎佛西天】,內蘊慈悲之意,外顯普渡之心,更是純粹的救世救人之掌,助眾生得以【解脫】,不帶絲毫殺意惡念。 也只有這門掌法,才能助大筒木羽衣圓寂尸解後,保留其一點真靈。 而今時機恰當,山中地藏自然也就要藉助著這一點真靈,施展剩下的半招【迎佛西天】了。 大筒木羽衣縹緲脆弱的虛影在空中浮沉,雙目緊閉,即便還留有一絲真靈,似乎狀態也並沒有多好。 山中地藏自然是再次一掌拍出,抽身星光與佛光湧動,梵音與禪唱齊鳴,同時口中還大喝一聲:“菩薩此時不醒,更待何時!” 他這一句話彷彿按下了開關,【望鄉臺】下的眾多鬼魂頓時跪下,不受控制地跪拜吟誦: “南無十輪拔苦六道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輪拔苦六道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輪拔苦六道菩薩摩訶薩!” 三聲之後,漂浮於空中,法號“六道”的大筒木羽衣,在【迎佛西天】的光輝照耀下,終於是顫巍巍睜開了眼睛。 只是此刻他的眼眸裡,再也沒有了曾經的痛苦、彷徨、疑惑、後悔。 取而代之的,是歷經生死之後的大徹大悟,是放下一切的平淡如水,還有那濃重到極點,幾乎要凝為實質的慈悲之意,以及一絲清明。 而伴隨著他的重新出現,整個極樂世界又再次劇烈震動了起來。 山中地藏開闢這世界時,本就是利用了大筒木羽衣所開闢的“極樂淨土”的殘骸。 雖節省了不少時間、精力和能量,但也埋下了不少隱患,至少那些海量的惡業,並未因為天地重新開闢而完全消弭。 只是大筒木羽衣的圓寂,讓這些惡業孽債沒有了債主,所以沒有掀起什麼風浪罷了。 然而如今大筒木羽衣再次歸來,冤有頭,債有主,這些惡業自然不會安寧,再次鬧騰了起來。 於是大地在震顫中開裂,天空陰雲遮蔽,就連被引入的【三途河】上,都是濁浪滔天,導致不少在【奈何橋】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