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8部分

“你看——我就知道是你搞的鬼——”朱老闆指著範無病說道,“能夠在東海這邊兒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日本人的巡邏艇用魚雷炸掉,除了你,我也想不出還有誰了。”

“一碼歸一碼,沒有證據的事情,我是不會承認的。”範無病在這一點上是絕對不會輕易承認的,“不過暴風雪魚雷的事情,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

“不說這個了,即便是要折騰日本人,我們也要站在道義高度上面。”朱老闆搖頭道。

道義的高度上?這個如果管用的話,估計真的就是天下太平了。

範無病也搖了搖頭,不過他在這方面早有安排,倒是也未必一定要透過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了。

要打擊日本人,還是要從暴力和血腥上對他們進行渲染,以鐵一般的事實來說明問題,讓他們在證據面前無可辯駁,只能夠啞口無言。

想要做到這一點,那也只有透過娛樂傳媒這個強勢的宣傳工具了。

吃完飯之後,範無病立刻致電戴維斯,“前一陣子我交待你去辦的那件事情,進展的怎麼樣了?”

“前幾天老闆你去俄羅斯,我們的片子已經殺青了。”戴維斯回答道。

自從跟日本人幹起來之後,範無病就應考慮到了如何從輿論上佔領制高點的問題,雖然說在國際競爭當中是以實力為先的,但是道義這個工具也是需要特別注重的,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顯然佔據了道義制高點的一方會贏得更多的同情。

如何將日本人妖魔化,讓他們變得面目可憎神憎鬼厭,引起整個國際社會的普遍反感,這才是最直接的一種做法。

尤其是聯想到現在日本人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擴張自己的勢力,不斷地透過經濟手段將自己的勢力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去,這種手段就顯得非常必要了,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日本人是什麼東西,並且由此而引發對日本人的強烈反感,實在是非常重要。

範無病所選擇的,就是日本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畫面——海豚灣。

太地町是一個三面環海、風景宜人的小漁村,在村中到處都是以海豚或是鯨魚為標誌的建築、路標,所有到過這裡的人最初都會認為此地的村民熱愛海豚,但實際情況卻剛好相反,這裡有一個被保護得很嚴密的海豚屠殺場。

由範無病出資,戴維斯出面,邀請了美國導演皮斯霍斯拍攝了《海豚灣》,講的就是這裡的故事。

每年的九月,當地的漁民都會自駕著小船來到海豚聚集的海口。這幫漁民從船上將一根長杆置入海中,不斷敲打併製造出一排聲浪,目的是讓海豚這種主要依靠敏銳聽覺生存的動物受到驚嚇。隨後,漁民們把受驚的海豚驅趕到一個三面封閉的海灣中。入口處用鐵絲網攔住,把他們封鎖在這裡。

這個海灣周圍滿是禁止入內的告示,還有很多上面立著鐵錐的大門,以及帶刺的鐵絲網和像剃刀一樣鋒利的柵欄,這裡有兩個非常狹小的入口,佈滿了警衛和警犬。

漁民們開始是挑選,更加聰明的海豚會被賣給各地的海洋公園,做訓練表演之用。一頭特別聰明的海豚可能會賣出十萬英鎊的高價,而剩下的海豚就沒那麼幸運了。

被困住一晚後,第二天黎明,這些海豚就會被漁民用削尖了的長槍刺傷,然後拉上小船,割斷它們的喉嚨,或者砍開它們的背脊,之後將其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而此時海豚離死亡還有六分鐘。

海面上的海豚屍體更多,它們肚皮朝上、一動不動漂浮在海面上。

《海豚灣》的攝製組拍攝了大量的屠殺海豚的血腥鏡頭,最後只剪成了七分鐘的震撼畫面。在這七分鐘裡,鏡頭的位置是固定的,沒有聲音,只有那些被屠殺的海豚們發出的淒厲、絕望的叫聲。

殺戮之後,海灣裡的海水已經一片血紅,空氣中都混雜著濃重的血腥味。而像這樣的屠殺日復一日,會整整延續六個月。每年在這六個月內,太地町都會有兩千多頭海豚被殺。

看完整部電影,有個細節給人印象深刻,兩個攝製組的成員親眼目睹了一個小海豚在被驅趕的時候,奮力掙破了鐵絲網。一邊遊一邊發出類似嬰兒哭聲的嗚嗚聲。

遊了一段之後,身上的傷口不斷流出鮮血,很快,小海豚慢慢地沉入了血紅色的海水裡,再也沒有上來。

從嚴格意義上講,《海豚灣》的拍攝並不完全合法,因為大部分現場的畫面都是偷拍而來,不過在當時,偷拍是唯一能夠進行的拍攝方式。

當時攝製組前往拍攝的時候,當地捕殺海豚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