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家農場看一看,掌握更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撐著傘,沿著青石鋪就的石板路漫步在銀杏村,紛飛的細雨、飄渺的煙霧還有隱隱約約傳來的雞鳴犬吠,讓馬曉軍能夠沉靜下來,盡情地享受銀杏村的安逸!(未完待續。)

PS: PS:謝謝‘檒沁’、‘星宇&老豬’、‘李小狗’、‘7C198’、‘Stillove。。。’、‘深秋的銀杏’、‘邊城浪子小刀’、‘jzjun’、‘么雷’、‘mch’和‘maae1218’的月票!

【346章】 菌類貿易

其實,馬曉軍所看到的松茸裝卸作業只不過是鏡湖地區這個季節特有物產的冰山一角,隨著他在銀杏村呆的時間越多,他才發現遼闊的碧羅雪山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野生菌類寶庫!

來自於印度洋的季風帶著大量的水汽越過喜馬拉雅山,在滇西北高原凝聚成雲,最終形成了滇西北一年一度的雨季。根據氣象監測,從六月份到九月份的這三個月裡,滇西北的降水是其他月份的數倍,佔到了全年度的80%以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雨季是滋養滇西北所有動植物甚至人類的重要季節,正是因為有了雨季豐沛的降水,所有生靈才能夠在環境如此惡劣的雪域高原頑強地生存下來。

拋開其他的元素不談,雨季給滇西北地區人們帶來最大的饋贈就是形形色色,不計其數的野生菌類!

除了松茸這種在東瀛極受歡迎的菌類極品之外,包括羊肚菌、雞油菌、牛肝菌、雞樅菌、竹蓀等等野生菌類紛紛從腐葉層鑽出來,成為了這個季節最亮麗的風景線!

連續幾天,看著數以百噸計的野生菌類在瀾滄江東岸的包裝廠進行清洗、真空包裝之後發往全國各地,馬曉軍意識到這或許就是鏡湖體系乃至滇西北經濟的一條命脈!

因此,馬曉軍每天早上從鏡湖公司、鏡湖乳業的資料室出來後,都很喜歡到包裝廠溜達一番,拍點照片,和村民們談談。

一來二去,馬曉軍挎著相機的身影也成為了村民們熟悉的物件。

“小馬,你又過來了!”正在檢視村民稱量、卸貨、包裝等等工作的蕭晉旭看到馬曉軍進入了彩鋼大棚,連忙笑著說道。

雖然蕭晉旭並不知道《海州財經》在國內財經界的地位,也不清楚馬曉軍知名記者的名頭,但是蕭風和徐夢瑤都說了要配合他的採訪,蕭晉旭自然不會打折扣。

“晉旭大叔,你好!”面對蕭晉旭。馬曉軍自然不敢擺譜,點點頭說道:“今天鄉親們的收穫都不錯吧?”

來到銀杏村三四天了,除了對鏡湖體系的情況有所瞭解之外,馬曉軍也發現了銀杏村一些不為人知的資訊。

比如整個銀杏村八成以上都姓蕭。剩下的外姓絕大多數也和簫氏家族沾親帶故,這是一個傳統宗族勢力很強的村落。這一點,從銀杏村村委會、黨支部的成員來看,就可見端倪,清一色的蕭姓。

蕭晉旭不僅僅是村支部書記。更是簫氏家族的現任族長,他在銀杏村的權勢用一言九鼎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和想象中魚肉百姓、欺男霸女的傳統封建勢力相比,蕭晉旭顯得相對文明,吃相也不難看,對於村民的生產生活極為關心,這是馬曉軍這幾天以來觀察得出的。

來到銀杏村之後,馬曉軍才知道這裡並不僅僅有鏡湖體系這樣一家異軍突起的企業,銀杏村村委會的一些措施甚至能夠讓東部沿海地區的基層汗顏。

比如為55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每個月1000元的養老金,全免所有適齡兒童的費用,免費為孩子們提供營養早餐、營養午餐。村裡的公共開支都都村委會的收入來支付,銀杏村村委會和鏡湖公司甚至為村民提供擔保,貸款改造客棧、購買車輛等等生產物資,……。

這幾天在銀杏村村委會看到這些措施以及公開透明的收支賬目之後,馬曉軍恍然有些錯覺,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傳說中的共…產…主…義…社…會!

饒是馬曉雲走南闖北,也到過不少富裕地區,就連被成為華夏第一村的‘夏西村’採訪過幾次,但是像銀杏村村委會這樣把全村鄉親放在第一位。

姑且不論銀杏村背後究竟有沒有貓膩,就從馬曉軍所瞭解到的資訊。採訪村民所得知的情況,馬曉軍個人對蕭晉旭是相當敬佩的。

這年頭,不少當官的都拼命往自己腰包裡撈好處,像蕭晉旭這樣為村民著想的村幹部並不多了。

“這幾天的收穫還行。不過再過幾天就會逐漸減少了!”蕭晉旭指著正在稱量的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