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心裡害怕極了;可我不會對父親講白天發生的一切,也說不清。第二天,母親送我出門,我便只有大聲地哭啼。母親總認為我身體多病,是心裡不舒服,她哪裡知道兒子一個人困在那空蕩蕩的老房子裡所受的孤獨和恐嚇。這種日子持續了二年半,直至眼淚洗去了眼病,我恢復了光明。

我後來的孤獨性格,或許多少在此受了點影響。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三,陽光初露,我歡樂童年

(—)

青山綠水,這繽紛的色彩在我童年的底片上是沒有的;我憑著手腳去觸及這個世界的空闊,還有耳朵去感受黑暗中的孤獨寂寞,還有村莊的嘈雜紛亂,以及父母的沉重嘆息般的哀音。

我幼小的生命,不知道什麼東西是美麗的?什麼東西又是永恆的?脫胎睜眼所看到的,便是粗石枯木的秋。其次 便是飢餓所席捲的人潮狂風。僅一夜,連粗石枯木也看不到了,黑暗便籠罩了我的天地。孤獨,寂寞,還有恐懼,這一生我過早得品嚐了。嚐了個夠,直至五年後眼見光明,我的心仍在黑暗中。

那段日子,我無法描述。

這生是絕不會忘掉的。光明與黑暗,這是兩個戳然不同的世界,只有經歷過那刻骨銘心的痛苦的人才會真正明白,才真正知道。重現光明,我第一眼所看到的,便是父親那雙渾濁的眼,眼眶裡滿是淚水;第二眼所看到的,是母親那張蒼老的憔悴的臉,分分明明寫滿了悅心的微笑。這就是陽光初露,我歡樂的童年。我看到了第一絲光明,更能真實地憶起雙親的面容。

父親是愛我的,但我不知道。母親更是甚過世上每一個母親,更深深痛我,我仍然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只是重現光明的那一片亮色,那一片絢麗。心歡悅快樂,是因為我的世界有了白天,有了光彩,有了星星,有了明月,有了紅火般的太陽,是因為我看見了實實在在的花木,還有故鄉的大山小溪。

父親那時已在村裡的農場做場長。

短短的,黑瘦的父親,是鐵打的漢。集體公社時,所謂的場長全是責任,全是勞累,全是義務,沒有付出而應取的報酬。我在父親的心中,站了極其重要的位置,這分親情只有那失去過骨肉,又五十得子,且受盡了磨難的父親才會得到。我沒有問過父親,甚至我後來上了學。那個飢餓的年代,我憑著這點道聽途說來追憶歲月,重見光明的驚喜,歡快,隨至又被飢餓所折磨。

村裡又陷入了一片饑荒中。

父親做了村長,一心撲在公事上。那時,中國大地還處在集體化,但已近尾聲。公社,大鍋飯把人的思緒牽引到那個飢餓的年代,供不應求,物質生活滿足不了社會的總需求,國家實行了計劃經濟,採用供給制。我們買一點鹽,一尺布都要票,可供應票真分到了手,袋子裡卻又沒錢。父親帶領村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下來僅得個溫飽。農忙事多,雜七雜八的事,他要親自安排,還得帶頭去做;到了寒冬空閒,他沒得休息,又得翻山走路去二十里外的區上開會,天亮出門,深夜冒風歸來。回來時,母親還在等候,而整個村莊沒亮一盞燈,所有的人都睡了。

七七年,故鄉大旱。自五月開始,天連續半年未落一滴雨,土裡裂開了條條大縫,溝下的田有岐石水庫水灌溉,還保了一點糧,土裡全年顆粒無收。年底了,聚眾開秤分糧,每家每戶分攤來年的糧食都不夠吃,大戶人家十三口,糧食不足一千斤。我家五口人,加至前三年我患病把一點積蓄全花了,所以來年得積蓄著過日子。七八年,父母整整一年沒沾過一點米飯,總是吃姐帶我去田野上採類似小*般的一種野菜,野菜飯甘甜,但吃多了不易消化,把肚子漲得很高。那年月,生活如此艱難,但我家每頓飯桌上都有一小碗米飯,那是給我的。這一年的特殊生活,我似乎胖了,高了一點。望著姐姐她們,一年整月餐餐都是吃野菜飯,心裡總以為是她們喜歡吃,就像小孩子愛吃糖;我要吃,母親不給。事後大了,才漸漸明白父母關懷和厚愛。家的溫暖,父母的呵護,我在那一年脫去了病衣,身體強壯起來,開始融入了村裡的夥伴中去了。

我記得,春天,一個鐵環用鋼絲勾起,套根竹管便可在村前的江堤上跑半天,直至滿身大汗;炎熱的夏天,隨大的夥伴去村後那冰冷的水溝裡學游泳,或和小夥伴在村前的小溪裡摸魚蝦;嘴饞的時候,看見人家滿樹的桃李便想吃,有一回去偷鄰居屋後的桃子,被守果子的小孩用石頭衝傷了眼角,流了血嚇得不敢回家;晨霧撩起,是秋天了,我被父母喊醒去放家裡的六隻鵝,人沒睡夠,便躺在清涼的大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