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湖北的將領,又派了湯鑄新到漢口預置,五天前芝泉也前往合肥。太明顯了,各省那些擁兵自重的頭目只怕會一齊倒向國民黨。”
“華甫,你老了啊。”袁世凱冷笑了起來。
馮國璋深深吸了一口氣,他是老了,可是卻還不傻。他知道大總統要用武力的手段一統南北,這並非不可以,只是不應該太過自大和輕率。不過在這方面他現在同樣拿捏不準,洋人借款有限,必須儘快解決國內分裂的局面,哪怕求得名義上的統一也好。所以袁世凱才要這麼積極的佈置,希望能夠一舉先瓦解革命勢力的政治力量,然後慢慢對付各省的小軍閥。
“大總統閣下,現在各省割據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在國民黨把事情鬧大之前,我們應該加緊對各省軍事的遏制。”他加重了語氣說道,這是正題的第二個環節。他想趁著段祺瑞不在北京的這段時間,多在軍事方面體現價值。
跟著袁世凱在北方混了這麼多年,他深知所以政治都是屁話,政治只有在又槍有兵的後盾之下才能彰顯力量。他可不想當什麼民政廳,軍政時代是沒有民政可言的。
“華甫,這麼說你對湖廣、四川、安徽還有山東的佈置還覺得不夠?”袁世凱故意試探著問道。這個問題他早就有答案了。
“真正威脅大總統的是西南四省。”馮國璋鄭重的說道。
袁世凱哈哈笑了起來,馮國璋說的沒錯,湖廣、四川是他戰略佈局的重要所在,安徽和山東都只是一個門戶。笑罷了之後,他說道:“是呀,其他省或多或少我都有對付他們的辦法。唯獨西南四省鞭長莫及呀。華甫你有什麼建議嗎?”
馮國璋從容的說道:“鞭長莫及未必是壞事,正如當年曹操之擊袁氏兄弟,打則團結一致,不打則內鬥而亡。只是讓人憂心的就是黨人會從中作梗。另外,尤其是眼下西南四省羽翼未豐之際,我們更應該施以手段制衡。”
袁世凱“嗯”了一聲,微笑道:“華甫你說的很好。”
隨後又沉思了一會兒,開口問道:“說到西南四省,華甫,你說哪個省最麻煩呢?”
馮國璋不假思索,一口答道:“廣東。”
袁世凱臉色漸漸陰冷了起來,微微籲出一口氣,說道:“聽說廣東都督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馮國璋點頭答道:“他就是吳紹霆,廣州首義的新軍軍官。以前我與他有過接觸。本來他是吳長純老將軍的後人,或多或少都是我們北洋的血親。只可惜這年輕人受到革命思想薰陶的厲害,跟革命黨人來往甚密。”
袁世凱眯起了眼睛,嘴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在叨唸著吳紹霆的名字。
馮國璋為了應證自己的觀念,又補充了道:“這年輕人不得不防。從元月起義到現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已經編了三個師。就連南京黃興的部隊,名義上都歸他節制。更可怕的是,他是隻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擊潰了二十三鎮,完成全省統一。”
說到這裡,他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去年廣東申報二十四鎮正式番號,我率部南下進行檢閱,當時這個吳紹霆就是二十四鎮實際上的總教官。我見過二十四鎮的步操,幾乎可在我北洋六鎮之上。當初我就知道此子並非池中之物,曾三次約他私談,勸其來北方發展。只可惜後來我返回北京,卻把這件事給忘記了,若是能在事後跟進,說不定吳紹霆已是我北洋一員後起之秀了!”
袁世凱緩緩搖了搖頭:“幸虧他沒來北方,像他這種人只會讓我頭疼。”
馮國璋道:“大總統閣下,對付廣東不可不從速呀。”
袁世凱沒有說話,眼神卻漸漸露出了兇光。
第233章,中國憤青
吳紹霆終於決定與德國人合辦兵工廠,共同開發導氣式槍機這項技術。他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不管怎麼說,空洞的愛國主義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反而會顯得更迂腐。他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是定局,哪怕出現了導氣式槍機的自動步槍,也絕對不會改變這一結果。德國戰敗之後,他相信能夠透過中德聯合兵工廠,打撈一筆德國的先進機械。
經過一個月的詳細談判,吳紹霆與德意志德國軍事委員會代表錢德勒?馮?希文?阿雷德爾伯爵在香港簽訂了最終合作協議。廣東兵工廠與德意志博爾夏特兵工廠、毛瑟兵工廠共同成立一家聯合兵工廠,命名為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廠址設在新滘軍火庫附近。德國方面遵守協定,永久承認導氣式槍機屬於中國產權,並且在二十年之內只允許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一條生產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