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展開一系列打壓措施。
如今各大報紙傳的沸沸揚揚,中國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個情況,十之八九是破罐子破摔的應對方式。在遠東殖民地沒有做好任何準備之前,中國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揮師進攻,這必然是一場飛來橫禍似的大災難。
十二月一日,奉天元首軍事行營,吳紹霆就此事召開了緊急會議。
在奉天的國防部官員、各情報局代表官和總統府高階幕僚全部到場。這次會議並沒有完全封閉,吳紹霆在會場上的大部分言論很快就流傳開來。
他強調中國與德國的合約關係不會因為盟約洩密而終止,鑑於英國人和日本人多次策動中國地方軍閥發起叛亂,這場戰爭遲早是要擴大到世界大戰。
除此之外,他同樣重申了中國一些古老且美德的傳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若不是列強一定要把亞洲攪和的天昏地暗,中國絕不會走上這條道路”。他再次將半殖民地時期的中國慘狀一一點名,把所有責任都推脫到列強的資本和殖民擴張上面,歐洲的大戰原本與中國沒有半毛錢關係,是協約國處處挑釁,日本處處進逼,才被迫讓中國選擇加入同盟國陣營。
會議結束之前,吳紹霆要求國防部做好全國防禦準備,並著手佈置北方第二集團軍和南方第一集團、第二集團軍的開戰工作。
國防部立刻著手遵照命令列事,雖然對他們而言這一切來的太過突然,可彷佛所有人都清楚,既然四年前簽訂了中德盟約,再加上慶元會議時間的鬧騰,這件事遲早是要浮出水面。不僅如此,按照“亞洲戰略”的計劃步驟,這一切也會自然而然的發生,現在只不過是略有提前了一些而已。
事實上,或許國防部對突然發生的中德盟約洩密會感到突然,但吳紹霆卻一點不覺得如此。在緊急會議結束之後,他回到元首行營小樓,直接來到三樓小會議室,此時的小會議室門外已經被特勤人員戒嚴,任何未經允許的人都不許靠近半步。
推門而入,會議室內早已等候了幾個人,正是秘密從南京、北京、廣州趕到奉天的何福光、鄧鏗、韋汝驄和陳炯光,以及“黑幕”小組的幾名核心參謀官。在見到吳紹霆出現後,眾人立刻起身行禮,不過吳紹霆卻簡單的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坐下來。
“中情局那邊辦事很有效率,這麼快就讓中德盟約的事情在歐洲報紙上披露出來,儘管如此,不過效果還是有些太過迅速,我不希望協約國會快速反應過來。中情局、戰情局在海外的諜報機構一定要切實注意協約各國的動向。”落座之後,吳紹霆直接切入正題的說道。
這次中德盟約正式曝光的事件,是吳紹霆授權中情局故意執行的行動。
在十一月底發生於朝鮮的咸興攻堅戰役,國防軍第四師配合列車炮經過七天的強攻,最終大獲全勝的拿下咸興。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為朝鮮戰爭的局面奠定了臨門一腳的作用,中國軍隊已經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
不僅如此,預計十二月初開展的圍剿新義州和惠山的作戰同樣會陸續展開,中國六個師的兵力將會在一個月之內全殲日軍第七師團和第十七師團,然後集中優勢兵力繼續進攻日軍的第二道防線。
正是因為朝鮮戰場的戰況順利,讓吳紹霆有信心也有底氣開始執行“亞洲戰略”第二階段行動。把中德盟約的關係曝光出去,讓中國正式以同盟國身份切入世界大戰戰場,開始為更多的戰爭利益而爭奪。
“元首,這件事確實不好掌握,畢竟歐洲那邊的戰爭曠日持久,各方面一直都在關注其中。稍有任何風吹草動自然會是盡人皆知,再者洋人從始至終都沒放棄在咱們中國背後搞小動作,他們當然不會沒有敏感性。”中情局的一名高階官員說道。
“我知道,既然洋人們反應迅速,我們手底下的工作也要抓緊一些。北方第二集團軍要首先整頓清楚,四川、雲南、廣東也要緊隨其後的響應。在正式出國作戰之前,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穩固的國內環境。”吳紹霆鄭重其事的交代道。
“元首放心,那些小軍閥們都在監控之中,中情局的特別行動隊早已準備就緒,保證七天之內能拿下所有人。”何福光好整以暇的說道。做為國防部典型的鷹派人物,他一直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蕩除地方隱患勢力,揮師跨境與列強爭雄。
“四川那邊也都安排好了,昨天剛剛收到電報,王陵基決定站在我們這邊。”鄧鏗說道。
“條件都談好了嗎?”吳紹霆不動聲色的問道。
“是的,王陵基會自動申請調任國防部任職。”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