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千里過去太過冒險。且不說我們不知道哪個關口防守鬆散可以攻下,亂攻一氣是損兵折將的局面,就說從這裡去宣府、大同要經過明國京城,是明國嚴防死守之地。萬一李植和十幾萬明軍從後面追過來包圍我們,我們就完了!”
杜度也說道:“不能這樣撤了營出去,若是讓明軍知道我們大敗給李植,如今只剩下五萬多人,明軍一定會圍上來。有李植帶頭,明軍說不定就敢和我們決戰!”
伊拜說道:“守在這裡和李植對峙,明軍圍上來和李植前後夾擊我們怎麼辦?”
杜度說道:“我們守在這裡進不了青山口,李植的人馬也出不了這道馬裡溝。明軍的人沒有得到李植的訊息不知道我們大敗,哪裡敢上來挑戰我們?”
堵住山谷入口可以封住大敗的訊息,眾貴族聽到杜度的話,覺得倒是也有幾分道理。
豪格咬牙說道:“我們攻不下李植的寨壘,但李植也不敢出寨進攻我們。李植最多也就帶了幾個月的糧食,我們把他堵在山谷裡,餓死他!”
聽到豪格的話,眾人不由得眼睛一亮,仔細思考著這策略的可行性。
畢竟李植的兵馬太強了,又主動敢戰,可以說是大清如今頭號心腹大敵。如果能把李植堵在山谷裡餓死,對清軍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結局。實際上清軍這次入關搶來了大量的糧食牲畜,如果把那些劫掠來的尼堪殺了,糧草足夠支撐五萬多兵馬在馬裡溝耗個一年。
只要李植死了,以後清軍的兵馬還不是隨意入關劫掠,多少尼堪都可以抓到。
眾貴族一時沉吟不語,思考著豪格這計策的可行性。
多爾袞素來自負,卻因為前天的大敗在精神上受到重擊,這幾天一直有些心灰意冷,兩天合起來沒說幾句話。但此時聽到豪格的話,他還是打起精神說道:“此計不行,明軍勤王的兵馬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十幾萬了,若是等到六月,怕是會有二十多萬。”
“塞內天氣炎熱,到了六、七月我軍會有大量的人中暑,彼時若是其他明軍帶著大炮來攻我,我們形勢會比現在更糟。”
聽到多爾袞的分析,眾人一陣失望。
伊拜吸了一口氣,說道:“攻不得,守不得,那怎麼辦?”
眾將都齊齊看向了多爾袞。
多爾袞閉上了眼睛,搖頭說道:“如今我也沒有辦法。”
眾將聽到這話,十分失望,一個個攤在了椅子上。
多爾袞卻睜開眼睛,說道:“不過我在濟南時候就曾向皇上求援,想來皇上也正率軍朝青山口趕來。等皇上到了青山口,我們一定有辦法出關。”
一眾貴族聽到多爾袞的話,都是眼睛一亮。
皇上要來了。
皇上一定有辦法。
####
二月二十五日,李植坐在中軍營帳中,皺眉不語。
李老四看了看李植,說道:“東家,韃子在五里外紮營,已經堵了我們快十天了,不會是想圍困我們幾個月吧?”
李植搖頭說道:“韃子出不了塞,京畿的大明兵馬只會越來越多,韃子也是人,也會害怕大明的人海戰術,一定不會在這裡和我們空耗。”
李老四問道:“那韃子為什麼堵著我們?他們不去其他地方進攻其他關口?”
鍾峰搖頭說道:“我覺得韃子似乎是在等些什麼?”
鄭開成詫異問道:“等什麼,難道韃子還會派援軍來?”
鍾峰說道:“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有種感覺。”
眾人正在那裡議論,卻看到一個瞭望手慌慌張張地跑進了大帳,大聲說道:“將軍大人,韃子的援軍從青山口裡出來了!”
李植愣了愣,看了一眼鍾峰,舉起望遠鏡跑了出去,爬上了寨壘中間的瞭望塔。
李植在瞭望塔上舉起望遠鏡,果然看到了清軍的援軍。
北面的山谷裡,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正慢慢向李植這邊行了過來。李植仔細看了看,覺得那些兵馬有一萬多人。這支隊伍有的打著鑲紅邊的龍旗,有的打著藍底的龍旗,大概是滿清鑲黃,正藍二旗的兵馬。還有一些兵馬,打著漢軍旗正紅旗的旗幟。
兵馬的中間,一個壯漢舉著一個金黃色的巨大傘蓋,傘蓋下面騎行著一個肥胖的中年人。李植用望遠鏡仔細看了看,看到那中年人方臉高鼻,嘴唇上留著兩瓣小鬍子,他身上穿著華麗的紋龍盔甲。那盔甲黑底黃紋,氣勢非凡。
紋龍盔甲?滿清的皇帝?
皇太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