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宋船,此刻全都換了軟帆。
還是那句話,不是軟帆好,但軟帆回起來更加簡單。宋船加高了桅杆,也加上多根橫,好根據海風的情況來調整他們用帆的數量。趙明卓也敢肯定,就像把宋船搞得怪模怪樣,還是跑不過華夏島上的大鯨。不但跑不過,裝貨也裝不過他們。
“我的天哪,看情形,他們帶了差不多有5萬人了吧!”
是啊,一百多條船排成了船隊,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上排好好幾十裡去。在他們的外面,還有幾隊“秦皇APM”級戰艦護航。估計這一次,蒲金書派了足有20條船,只看這戰船的數量就該知道,濟州島此刻發展成了什麼模樣。
“肯定比不上華夏島,不過金書兄弟的本領總是不錯的,肯定濟州島發展的不錯。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平白多出來這麼多船。”
趙明卓看著這些緩慢進港的船,顯然岸上的人早已經得到了訊息。一排排的長桌子在碼頭上展開,招工的、平民營的,軍隊的,桌子排了老長的一溜。不用問,匠人們、學者們,自然都要被“華夏皇家科學院”挑去。孩子們不論男女,自然是要去學校的。老人家則是到“農地”裡去伺候糧、菜作物的。只有那些大字不識一個,又拖家帶口一時半找不到活的人,要在平民營裡生活一段時間。
在那裡他們要讀書、學手藝、並做一些挖地基之類的,等將來他們手藝學成,自然就不能找到活幹了。這華夏島上什麼都不缺,就缺會幹活的人。
“這一下馬丁老師要樂了,來了差不多5萬宋人,加上前次來的以及原先的混血人,漢人只怕就要佔據差不多一半了。將來濟王要是回大宋的話……”
是的,島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將來趙伏波是要回大宋的。此刻的作為不過是把前期的所謂“血淋淋”的原始積累階段,讓外族人去承受而已。這也就是趙明卓為何說趙伏波是仁義之君的原因,別看島上的人都說那個濟王趙伏波與他的手下殺人不眨眼,但趙明卓可是知道,他們對漢人,一個人都不會枉殺。
“這樣說來的話,雖然少了些特殊的地位,除此之外他當家也不錯。最少我們趙家不必再拿錢財去喂那些總也喂不飽的胡人,再想從漢人身上佔點便宜,那得提著腦袋才成的!
這些全部加在一起,只怕說來就是華夏的鐵律了!”
138章 華夏的世界
蒲壽庚站在自家大船上,看著遠遠的那個透露出神奇色彩的索科特拉島。他可不知道這裡已經改名叫華夏島,以為還是原來的名稱。站在船頭的他,手中掂著的是商用望遠鏡。儘管是商用的,也已經是最高階別,可見蒲金書對父親還是滿照顧的。
說到望遠鏡,許多人認為這東西的作用只是在於打仗上的用處。但就蒲壽庚而言,這件事卻並不那麼簡單。在他眼中,這隻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蒲金書以及他追隨的這些人,他們睜開了眼睛,看到了世界。
故此在蒲壽庚眼中,望遠鏡是認識世界的的手段,卻並不僅僅只是用來打仗的東西。如果那樣認為的話,未免見識太淺薄了。海商出身的他,自然不會像個沒見識的人那樣去想。
腳下的帆船,是他從濟州島買回來的。聽說這些都是濟州島的海軍艦隊到扶桑搶回來的。如今濟州島上的那些人,無論來自中東又或者是大宋、金、遼遺民,全都是一個德性。除過對於漢人以及臣服於漢人的民族之外,其他的就只有一個字——搶。
沒什麼仁慈,也不講什麼道義。就像那個阿布巴克爾海軍司令,往往搶了女人、材料、糧食之後,就一把火把縣城燒個精光。甚至連那些扶桑人用的小漁船,也給搶了個乾淨。
此刻扶桑沿岸50之內,幾乎沒有任何城市。即便過去有過,此刻也都遠遠的遷到內陸的山林之中。憑藉著高山大川牢牢固守,好在阿布巴克爾倒也不深入內陸,只是抓了些青年男子,在岸邊去砍樹、挖礦一打漁。
蒲壽庚是就是吃了一路的魚罐頭,就算有其他罐頭的搭配,也依然使使他發饞,倘若按水手們的粗話來說,那是淡出鳥了。當前面的船用燈光傳回訊號,告訴他索科特拉島他發急的用望遠鏡遠遠望向島上。
第一使他吃驚的就是,那裡真是一個大港。就他來看,那些長長的水泥柱子支撐的棧橋,每一個都可以依靠最少6條船,而這樣長長的棧橋最少有20個之多。棧橋伸展的遠方,有著高高的水泥大堤,大堤的盡頭處,有高高的瞭望塔。
只是蒲壽庚不知道,這些瞭望塔上是不是像濟州島的海港那樣,在梯形大堤裡安裝隱蔽的弩炮。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