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使親王忽必烈有些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但就讓那些戰士們死後無法安徽,是他最大的傷感。
這一小自原野的盡頭處,是另外一道竹城。它一直伸延到江邊的兩個圓柱形的堡壘,並與它們牢固的連在一起。雖然親王忽必烈不知道那些堡壘是做什麼用的,但他想得明白那些一定是些用來遮斷河流上進攻的堡壘。
其實親王忽必烈一點也沒有猜錯,那些在江邊的堡壘的確就是為這樣的目標而建立的。兩個江邊的堡壘裡部署著全部的“地獄使者II型野炮”,它們即可以以直射火力遮斷江上的行動,同時也可以用側射火力來對付攻竹城的大隊人馬。
在它們的身後,由於是嘉陵江與渠江交匯的地方,江水湍急江面也相當寬闊。根本不可能從後部進攻,而且射程8000米的“地獄使者II型野炮”,也已經覆蓋了整個江面。
“輪迴II型臼炮”這樣的曲炮炮,則佈置在竹牆之後的堅固的堅固的堡壘裡。它們可以覆蓋前面5000米所有的一切,也就是說再想攻這裡,就不得不面對這些重炮火力。在“輪迴II型臼炮”火炮堡壘的後面,則是成片的“簡易竹火箭”的發射架。
多達500個的發射架,可以讓整個營地一次投射的這樣的武器達到500發。至於炮彈,這裡與江對岸的基地裡,在不停的製造著。因為此刻地雷以及其他的陷阱已經完全停止了製造,主要生產手榴彈以及簡易竹火箭這些武器。因此現在可以以每天500枚的數量在不停的製造。畢竟火藥、竹子以及瓷器對於蜀地來說,根本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
而且“志願者”能夠上戰場的人,也多達3000餘人。在蒙古人沒有炮火支援,只能拿人命去填的進攻戰裡。他們同樣可以使用“拋射”手段,在短時間裡提供大面積的覆蓋攻擊。在這裡他們使用的就不是對付野獸的普通箭枝,而是“觸發式火箭”,大家知道這樣的箭不管什麼樣的盔甲,一箭命中就必然喪失戰鬥力。50毫升汽油能燒成什麼模樣,用想的了猜到了吧。
“王爺,根據他們在竹城那裡的表現,只怕這城並不好攻,我們恐怕需要更多的人手才成!”
親王忽必烈眼睛斜了一眼說話的張文謙,繼續在用望遠鏡看著遠處的營地。他的心中想的想,這個硬核桃到底該如何砸。顯然對方的打算是,任你千變成化我則以不變應萬變。
你分兵,我進攻,你集中,我對峙。
分兵之說,對於親王忽必烈而言,那幾乎是完全不考慮的事情。畢竟趙伏波率領的“華夏軍”在薩萊城之戰裡,一天之內殺光了10萬蒙古大軍,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而且以他所知的,“華夏軍”的戰線,無不是以1對10之戰。那自己如何敢於輕易分兵呢?
而且此刻他手上,不過只有12~13萬軍隊,剩餘的7~8萬都留在後面。一是保護那些糧草補給,還要保護好後路。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也可全軍而退。
這也是他不願意分兵的原因,不過此刻看著這倒在地雷上的3000餘名士兵的屍體,他深深擔心的是,面對眼前的要塞,自己這12、3萬人就真的夠用嗎?
在前面幾天的作戰時,對方時而進行的覆蓋式炮擊。雖然似乎威力並不大,但那密度實在是讓人害怕的。畢竟別說炮彈,就算一枚手榴彈在身邊爆炸,那也是人所萬萬經受不起的。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在於,自己手下的軍隊,是不是夠攻佔眼前的要塞。倘若按照張文謙所言,從後方抽調一定兵力來到這兒,那當然對於眼前大戰大有好處。一是可以從後面使用水軍迂迴,二是攻擊的時候也可以持續行動。說白了還是那句話,打不過你,但我可以累死你。
固然突破前面的竹城時,傷亡大了些,但終究是突破了他們的防線。那麼下面如果也用這樣的手段,是不是就可以突破眼前的要塞呢。
親王忽必烈知道,眼前的“華夏軍”同樣沒有退路。他們必然會死戰到底,這讓他看到了一點希望。
“倘若他們敗一次的話!”
47章 調兵遣將忙
“華夏軍”自從出道以來,從來沒有敗過。可能有人感覺到有些匪夷所思,這怎麼可能。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事實上,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因為在許多時候,“華夏軍”對面的敵人,總要面對一些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也從來沒有想過的東西。比方說,最早的亞丁行省,那兒的阿拉伯人面對的是夜間飛在天空裡的照明系統。倘若是一群未來的人看話,不過是熱氣球加汽燈,稍稍動手能力強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