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鋒寒道:“元兄親身體驗過大草原騎射戰的威力,有何感想?”
元越澤沉吟片刻,道:“孫臏曾言‘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又云‘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虛敗敵;三曰追散擊亂;四曰襲敵擊後,使敵奔走;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關津,發其橋樑;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振之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聚,虛其市裡;十曰掠其田野,俘其子弟。此十旨,騎戰之利也’。草原鐵騎當得起‘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中原人的騎兵素質就要差上太多了。”
說話間,客素別已指揮一隊隊自發幫忙的百姓們開始在城牆上下各自忙碌起來。
跋鋒寒點頭道:“這是受自然條件影響形成的,草原人所處自然環境的惡劣和生活水平的落後,使得我們經過自然選擇活下來的人普遍英勇善戰,忍耐力強於其他地方的人。反觀中原各方面條件都要好上許多,嘿!和中原戰國末期的秦國和楚國有些相似。”
頓了頓,又道:“平原戰爭之要,無非就是‘急疾捷先,後之發,先之至’。孫臏所說騎戰的十利,講明瞭騎兵奇襲衝鋒的作用。既可以乘虛直入,乘勝追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又可以包抄後路,破壞後方。而頡利的金狼軍之騎射正是大草原最強的騎兵團,他們來如火去如風,教人防不勝防。若非我們昨晚的表現嚴重打擊到他們計程車氣,恐怕他們早攻了上來,根本不會像眼前這樣準備其他攻城器具般謹慎。”
元越澤大笑道:“昨晚正是攻擊我們的最好時機,豈知頡利太過謹慎,反是失去了此等良機。”
跋鋒寒亦笑道:“兵愈多者力愈弱,餉愈多者國愈貧。這道理雖然無法用在頡利身上,可他們的主要來源都是席捲大草原,眼下駐紮起來,消耗非常大,自然不會打持久戰,他們今天開始全力在造攻城器具,而沒有派人出來連番以聲勢恐嚇,可見頡利心態之一斑。戰場上不但要鬥勇力,還要鬥智計,事實上主動依舊在我們手上。”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換言之,謀略正是一種高明的騙術,在精確掌握客觀情勢,敵我實力和心態後,始“謀定後動”、“能而示之不能”、“近而示之遠”欺敵騙敵詐敵後克敵。跋鋒寒的話深諳兵家要旨。
元越澤環顧四周,城牆上已有士兵在搭建臨時的碉堡,這種簡陋的臨時堡壘只留下孔|穴供弩弓射箭之用,雖稱不上堅固,卻可抵禦住敵人的前幾波箭雨,又可隨時推倒被用做飛石,已將作用發揮至最大。城牆下方的溝壕則被沿著加深加寬,掘出的土就堆於壕溝的前方,加石填築,變成了一道高若半丈的矮土牆,上塗火油,前方又有人開挖兩排陷馬坑,無形中增加了龍泉本身的防禦力,更可藉此消滅不少敵人的先頭部隊。最妙處是這些臨時防禦措施根本不用浪費多少時間,在人力足夠的情形下,個把時辰已可完成。
頡利方面發覺到龍泉城下的異動,分出大部軍隊開始示威,但龍泉士氣不但恢復,且更上新高峰,對於金狼軍的行為,城下人是繼續忙碌,城上方則實驗了幾把單美仙帶來的巨型弩箭機,間或有元越澤和跋鋒寒擲石子,射箭,幹掉不少突厥戰士,更令龍泉牆頭上爆出一陣陣吶喊和喝彩。
二人一直沒有離開,午飯都是在城牆頭用的,與周圍的粟末戰士打成一片。
客素別親自送來酒菜,二人對飲數杯後,跋鋒寒望向遠處,道:“最遲黃昏十分,頡利就會發動第一波大規模進攻。”
元越澤與附近粟末戰士們望下去,只見湄沱平原上的樹木大都被砍伐乾淨,金狼軍則是全體動員,修枝去葉,在只餘丈許的樹幹後,將尖端削尖,五六支一組,以繩索或木釘捆紮成排。還有一些戰士將成長多年的巨樹劈開,以之造成大型的木盾。這些臨時器具對攻城作用極大,可以有效的減少守城一方飛箭、檑石能夠造成的傷害。
元越澤微微一笑,請一名粟末戰士去看單美仙和革爰的訓兵成果。因正規軍一半都被派往守護小龍泉和城市北方,所以臨時招募的生力軍就成了龍泉的主力。
單美仙借鑑明嘉靖年間的遊擊將軍何良臣所撰的《陣紀》再改良魯妙子自創的梅花大陣,臨時想出一種適合這些新軍的陣法,新軍共一萬多人,單美仙將他們分成十組,每組千人,各由偏將統領,總統領則是革爰,又為元越澤二人在其下安排了兩個虛職。
元越澤、跋鋒寒、革爰三人正準備帶領其中五組人出去騷擾時,神采飛揚,絲毫沒有早飯時虛弱模樣的任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