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一把長劍,抹了脖子而已。

但是趙雲現在卻連抹脖子的機會都沒有,抹了脖子為誰盡忠?為了劉備?笑話。劉備要賣了他去換糧食,要是他現在抹了脖子。不僅不會得到劉備的好感,反而會被劉備唾棄。

“可笑。可笑。”趙雲握著的拳頭,鬆了開來。

面上帶著一片死灰,眼中無神,仿若失去了靈魂。

徐庶,趙雲向劉備請辭,欲要南下。

這個訊息,如同飆風一般席捲了整個新野。

唾棄者有之,羨慕者有之。恐懼者有之,不信者有之。

現在新野洪澇,正是生死存亡到時候,在外人看來,徐庶與趙雲乃是重臣,重將,這個時候不顧念往日恩澤,誓死效忠,與劉備共存亡,反而逃離。忘恩負義。

所以唾棄。

南下。這兩個字讓許多人浮想聯翩。因為劉封在江夏,而徐庶乃是劉封的老師,南下去什麼地方。

呼之欲出。所以有人羨慕。畢竟江夏比新野好多了。新野彈丸之地,江夏城池林立,縱深上千裡。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上為帝師,中為帝友,下為帝臣。

簡單的就是,最好的是做帝王的老師,榮之。次一等的是做帝王的友人,同樣榮之。最次的是做帝王的臣子。雖然看起來挺不錯,但比上邊兩個檔次差遠了。

當今天下大亂,劉封身為一方諸侯,儼然是一個土皇帝。

徐庶這一去,就是帝師的身份啊。

豈能不羨慕,豈能不羨慕?

現在劉封坐擁三郡,帶甲數萬。民眾八十萬。兵精糧足。若加上徐庶,趙雲,豈不是如虎添翼?

這是恐懼者的心思。

至於不信者。

關羽,張飛,孫乾,簡雍他們不信,不信徐庶會出走,但是他們都沉默了。

諸葛亮也不信,不信徐庶會背起劉備而去。對於這個好友的品性,能力,諸葛亮都深深的瞭解。

也堅信有朝一日,劉備會摒棄嫌棄,而重用徐庶。

但是這一刻,這一刻他的好友居然要出走了,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候,選擇前往江夏。

難道他不知道這要揹負怎麼樣的惡名嗎?

劉封與劉備的交易,只有寥寥數人知道,諸葛亮當然不知道他的好友已經被賣掉了。

在劉備心中,賣掉已經不忠誠的徐庶,趙雲,換取二十萬糧食,換來洪澇過後的生機,值得。

諸葛亮不知道,不知道劉備的這種心思。

所以,他第一個去找的是徐庶。但是徐庶卻沒有見諸葛亮。緊閉大門,不見一面。

諸葛亮不甘心,他去找劉備。

但是劉備給諸葛亮的答覆,讓諸葛亮心中更涼。

劉備的意思是,如今局勢危重,徐庶,趙雲離去也是常理,好聚好散。不僅放行,還要送給徐庶盤纏,賞賜。和和氣氣的送走。

這聽在諸葛亮的耳朵中有些不可置信。

能力出眾,能文能武的大才就這麼放走了?

諸葛亮不可置信,但是聽在其他人心中卻是大讚劉備的仁德。

聽聽,什麼叫氣度,這就叫氣度。對於背叛的人,劉備也能容忍。而且和和氣氣。

反正,賣掉了徐庶,趙雲,劉備不僅無損名望,反而把在劉封手上損失的名望修補了回來,並且隱隱有些提高。

所以,劉備反而覺得這筆買賣做的划算。

第356章 文臣武將北方來

不管是唾棄者,羨慕者,恐懼者,或是不信者。都不能阻止劉備販賣文臣武將自救的舉動。

暗地裡販賣。

第八日後,徐庶就帶著劉備的賞賜,一百黃金,三十萬錢,二十匹布南下。

在上船的時候,徐庶見到了趙雲。

徐庶的臉色還不錯,眼神也明亮有神。但是趙雲卻是一副死灰相。

徐庶想起當初聽廖立說完後,那種悲哀,自嘲的心情。對於趙雲也不由起了同情。

趙雲。徐庶說不上什麼熟悉。因為往日排兵佈陣的時候,都是以關羽,張飛為主,趙雲頂多為輔,或者是鎮守後方。

鮮有獨立領兵的時候。

劉備不信任趙雲,徐庶心裡早已經有了猜測。

但是對於趙雲這個人,徐庶還是有些瞭解。這要全賴他那個弟子。

劉封很推崇趙雲,常常說趙雲乃是難得一見的騎兵將才。

聽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