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探索!永久不停!她還有多久時間?”
“一年之內絕對無恙,三年之內有希望,三年後……”
“我知道了,謝謝。”
“另外,你應該相信我說的話了吧?”
“隨著你謎底地揭開又會增加更多的謎底——你五年前說的這一句?如果是隨著謎底的揭開而我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受到傷害的話,我寧願不相信!或者,我!破!壞!還有,記住,我同樣對你說過的話!”
第四十二章:北國之春(請求收藏)
沙漠的寒冬在它的領域中更加肆意,乾旱在繼續,生命彷彿都隨之枯萎了。族中一股莫名的低迷情緒在蔓延,智靈受傷的調查一直沒有結局,她被她爺爺老族長逼急了只得說“不認識!”;神女還沒有甦醒的跡象,所有的族人都很擔心,時不時都有一場不大不小的祭祀。
我國養生文化歷來有“冬之藏”,即每年的冬天需要細心調養身體,因為冬天季節不適合身體精力大量消耗,而且得把一年之中其餘三季對身體的虧空進行彌補、結餘營養精力進行化解消化。這樣把身體調節到最巔峰,在總結了一年之中的收穫的同時又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張凡虎自那次與獵隊外出尋找傷害智靈的兇手,三天後回來就再也沒有出去過,獵手們外出也只是每天的運水、看守湖邊的蔬菜及藥草。另外就是時不時出去砍伐神樹族大量需要的木材,用以製作和修補車、柵欄、弓、矛等,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做飯、取暖、照明、驅獸的篝火所需的柴火。
在接下來的近兩個月的冬季和同樣乾燥的春季中,張凡虎大多數時間都在做一件讓所有人都疑惑的事:教所有的女族人搏擊術。智靈、女祭司、智月三人與他接觸時間最長,受到的教導也最多,她們三人是教官,張凡虎還是當之無愧的太上教官,與獵隊一樣的訓練體系。
訓練女族人也就罷了,讓所有獵手驚異的是:所有男族人不得觀看!智力、智速等人也不行,當然老族長可以。訓練地點就在據神樹族營地數公里外的小湖邊,每天老族長都來檢視,這也是張凡虎所要求的,另外也是眾多男獵手都希望的。
老族長等人似乎明白了什麼,而且這對女祭司沒有任何壞處,獵手不外出,女族人們的活他們大多都接了,對神樹族的全方面發展只有好處,他在略微思考之後同意了。
日子就這樣過著,有麻煩損失當然也有收穫與機遇。神樹族現在就是一個實力的沉澱再噴薄時機,就如卡拉哈拉沙漠乃至時間萬事萬物的冬天,都為新生準備著。神樹族的製造業迅猛發展,為踏上北進之路做準備。
淅淅瀝瀝的雨水終於來了,較炎熱的暮春已經到來,然後是夏季的滾滾雷聲也來了。沙漠慢慢變成半乾旱,尤其是沙漠的南部邊緣,更是慢慢變得和以前神樹族聚居地周圍的草原一樣。
現代的喀拉哈里沙漠南北最長處約一千六百公里,史前十萬年的沙漠與現代的相差不大,所以這是片吞噬生命的地方。神樹族選擇的營地當然不可能深入乾旱的南部沙漠,最多進入了一百來公里,僅僅是進入南部的皮毛而已。
望著漸漸變綠的沙漠,並逐漸長草的溼地、樹木發芽的灌木叢,神樹族所有人都很興奮。
現在的神樹族已經進入了半農業時代,在小湖邊不僅僅種植觀賞和食用、藥用的植物,還有水果。當然水果也是食用,但畢竟能種植水果已經是在提升生活檔次的行為,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種進步。
西瓜在這片沙地上找到了天堂。西瓜原產非洲西部較為乾旱的地區,蔓延到全球並沒有多長時間,至少張凡虎爺爺那一輩年輕時候還有沒有,或者說四川幾乎沒有。
神樹族以前把西瓜栽種在聚居地的小湖邊,那處於南緯較高緯度,氣候並不是很適合西瓜的生長。而在卡拉哈拉沙漠中不僅經過神樹族改良沙質土、雨水合適,而且有西瓜最喜歡的晝夜大溫差。這樣種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在加上這兩年每次留下的種子都是最大的一個西瓜,張凡虎有預感,今年的西瓜在各方面都要遠超過以前的。
沙漠中的雨沒有大草原上的來得猛烈,但是也不可輕視。沙漠中的植物懂得珍惜水,有一點水都不容易逃脫它們那發達的根系。
沙漠植物生命力都極頑強,第一場雨還沒有下完,只是數小時的功夫就見雨幕中的灌木叢隱隱泛著青綠,等雨一停就見目之所及各種耐旱的樹和灌木叢枝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綠點。
這些小點有的如一粒粒綠豆,圓圓的;有的似瓜子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