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碳和肉了,家裡的豬要到了臘月的時候殺年豬,現在家裡沒有生肉,只有活著的雞和豬,之前肖月懷孕和坐月子吃了很多的雞,現在家裡還有10只了,這些也就夠了,只是現在豬和雞都不能殺,這些得留著過年。
萬一到了年跟前家裡沒有肉了,這個年還怎麼過,而且雪一旦下大了,勢必會封山的,到時候大家都出不去,買不到肉年過得就要很窮酸了。
算好了家裡缺什麼東西,楊昌發就準備趕著牛車去鎮上了,現在才剛開始下雪,還是可以出去的,要是再晚幾天那就不行了,看天氣這場雪還是會下大的。
知道楊昌發要去鎮上買碳跟肉,沈俊凌擺擺手,“不用去了,我已經讓人去弄了,估計下午就能送過來,而且你們鎮子上的碳不好,煙大味大,我讓人買的可是上好的碳。”
楊昌發被沈俊凌的話給說的發愣了,在他的記憶裡冬天就是硬扛過去的,記得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冬天凍得手腳都紅彤彤的,人就只能呆在屋子裡,出去了凍得人牙齒都打顫,又吃不飽,肚子餓的直叫喚,那時候就覺得冬天又冷又漫長的。
去年家裡是因為有媳婦和姑姑,他怕會凍到她們,才買了點碳,誰知道在沈俊凌的眼裡還是嫌棄那些碳的,要知道那些碳他可覺得很寶貴的,想到這裡他的心裡不禁酸酸的,他一定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不再受他以前的苦。
肖月看著楊昌發的臉色知道他心裡的想法,不過她沒有戳破,生活環境的不同勢必會造成人眼界的不一樣,對於沈俊凌的生活楊昌發無法想象那是正常的。
既然不用去鎮上了,楊昌發就去肖家還有楊家老屋以及楊大伯孃還有楊三叔家裡去看看,這幾家除了肖家有牛車,其餘家都是沒有的,楊昌發想著去問問,要是去的話就一起送他們去鎮上,不然晚了東西不好而且還貴。
楊昌發出去轉了一圈,問得幾家全都說是要去,楊昌發就把牛車趕了出來,然後跟肖老爹兩輛牛車載著幾家人去了鎮上。
楊家老屋是楊昌貴帶著楊大寶一起,李氏沒有去,不是她不想去,是楊昌貴不允許她如,楊昌貴之前將家裡的錢全都拿走了放到了自己的手裡。
李氏是個貪小便宜還摳門的人,錢倒是存了不少,可是她除了張羅著給她自己偷偷的買點吃的,剩下的全都藏著,也不給孩子們花,孩子們長那麼大可憐巴巴的都沒有吃過幾次零食。
之前楊昌貴要買分給楊昌富的地,找李氏要錢結果她不給,沒辦法楊昌貴就找楊昌發借了點兒,後來李氏去藏錢的時候被楊昌貴給看到了,楊昌貴直接將家裡所有的錢都給拿走了,沒想到李氏還挺能攢錢的,居然已經有一百兩了。
楊昌貴還了楊昌發50兩,剩下的50兩被他給藏起來了,李氏發現錢不見了,就在家裡大吵大鬧,哭的撕心裂肺的。
楊昌貴二話不說就拿出了放在家裡的紙筆說要找人去寫休書,要休了李氏。
這下子李氏也顧不上自己的錢了,只能是乖乖的不敢再說話了,就這樣楊家老屋的財政大權被楊昌貴給掌著了,但是楊昌貴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家裡的花用還有一些必須的他都會給李氏錢。
而這次之所以不讓李氏來,是因為之前楊昌發去老屋喊他們一起去鎮上買過冬的東西,誰知道李氏心思不正,她居然不想自家掏錢,她想著楊昌發也要去鎮上,到時候就跟楊昌發借錢買東西。
說是借,其實李氏壓根就沒打算還錢,楊昌貴跟她生活了這麼多年,怎麼可能不知道她再打什麼主意,當下就讓李氏呆在家裡不許去鎮上,他自己帶著楊大寶一起去。
到了鎮上將牛車寄放好,大家就去鎮上買東西了,因為大家要買的東西不一樣,正好楊三叔家和楊大伯家都是老兩口一起來了,所以他們就自己去買東西了,而肖老爹還有楊昌貴都是一個人,所以楊昌發就跟著他們一起買東西去了。
這幾家都是不用買糧食的,之前害怕打仗買的糧食還都在家裡地窖放著,他們都是通透的人,這些事情誰都沒說,但大家心裡都明白。
不用買糧食剩下的就是一些零碎的東西,醬油,醋,鹽等調味品,還有就是家裡缺少的東西,什麼菜或者雞蛋,楊昌貴給幾個孩子買了一包糕點,肖老爹給肖夏買了點紙,之後他們又在街道上轉悠著。
楊昌發買了一筐的梨還有一些橘子,又給三胞胎買了幾個玩具,四處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的。
結果就看到了一個熟人,這個人就是福興居的高掌櫃,不過福興居關門之後聽說他好象去了縣城,這個時候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