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城,屹立在涼州西方。歷代都是涼州的治所,也就是涼州的政治中心。當初,韓遂也是把治所定在這裡。
但也只是當初了,此刻,這座城池已經被楚軍佔據了。
城池上那一面鮮明的“楚”字帥旗,明確的告訴了所有人,這座城池的歸屬。
武威在涼州很有地位,城內,以及四周的百姓也頗多,足有十萬之眾。這在地廣人稀的涼州,也是非常罕見的。
此刻,或是入城,或是出城的百姓,也不得不接受,他們忽然從涼國人,變成楚國人的那種窘迫。
不僅僅是窘迫,還有一定的怨恨。雖然韓遂,馬騰都是窮兵黷武的狂人,但是韓遂因為與羌族的關係很好,涼州得以在羌族的狼目下安然無恙,很好的保全了涼州。
是以有一定的民眾基礎。
尤其是西涼一帶的百姓,對於韓遂還是有一定的敬畏的。還好,這敬畏也不深,畢竟是窮兵黷武,國家很窮,百姓不好過啊。
再加上趙雲在佔據了武威後,展現出了楚國的寬容一面,也使得局勢較為穩定。
百姓從涼國人,變成楚國人,並沒有嫌棄太大的波瀾,算是比較安穩的度過了。
城中,太守府內。
趙雲站在一面屏風前,雙目死死的盯著屏風。上邊繡著涼州一帶的山水地圖,不過,趙雲盯著的不是涼州,而是廣袤的羌中地區。
如今楚國的軍隊已經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了武威,西城,張掖等西涼三郡。而後,回軍武威。
在武威大規模的囤積糧食,在城頭上駕好連弩床,準備巨石,箭矢等等守城器械。趙雲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在羌族的狂風暴雨進攻中,保住武威。
保住楚國在這次北伐中獲得的戰利品,涼州。
只是,趙雲知道,即使是如此,還是隱藏不住實力上的差距。雖然他有五萬騎兵,再加上前日剛剛到達的,由法正派遣來的二萬步卒。
也只是七萬而已。而根據情報顯示,羌族的騎兵至少在二十萬以上。這是巨大的差距。
二十萬騎兵兵臨城下,他們進出都會很困難,糧食的補給也不可能了。只能依靠城中儲備的糧食度日,以期待天子在東方大破馬騰,曹洪,而後進佔長安,攻破潼關。
再回軍救援他們。
除了這一點以外,趙雲還得保證,羌族的騎兵不乘機南下。攻打金城,禍害涼州。
可以說,任務艱鉅啊。
“若非抱有死志,則難守。”看了許久的地圖,趙雲最後道了一聲。臉上盡是堅毅之色,已經有了決死沙場的心裡準備了。
就在這時,地面稍微震動了起來。
趙雲清楚的感覺到了,不由面色一變,武威是一座大城,長有八里,短有六里。可以說是非常的廣大,而他所在的太守府更是處在城池的中心。
站在這裡,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動,那戰馬的速度絕對是精銳的。不下四五十萬。以一人二馬的配置看,絕對有二十萬騎兵。
羌族人,來了。
“來人,備甲冑。”
趙雲豁然轉身,大吼道。
“諾。”門外的親兵應諾了一聲,走了進來。開始幫助趙雲穿戴起甲冑,片刻後,穿著一身銀白甲冑的趙雲,昂然走了出去。
城池以西,趙雲站在城頭,遙望西方。
四周盡是一個個神色肅穆的步卒,他們或是手握連弩,或是站在連弩床邊上,都準備迎戰了。
“開啟城門。”
在城頭站了片刻後,趙雲下令道。
“什麼?”
身旁的一些將軍們疑似自己聽錯了,失聲道。開啟城門?這大規模的騎兵,躲在城中防禦都來不及了,居然開啟城門?
不過,倒也沒有人會認為趙雲會開啟城門投降,因為趙雲的地位很高,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忠心耿耿的。
“將軍是要出城與之交戰?恐怕有些不妥啊。”一個將軍委婉的對著趙雲說道。
不是他看不起己方的騎兵,而是因為數量太少了,才五萬餘而已,相比於羌族的數十萬騎兵來說,太少了。
再者,羌族騎兵才是真正的專家,馬背上的民族,與之交戰,就算是有馬鐙的便利,恐怕也難以佔據上風。
“本將自有策略,開城門就是了。”趙雲一直以來都是溫文爾雅的人物,有點類似於儒將,讓人都不由忘記了趙雲本身就是驍勇善戰的萬人敵。此刻,趙雲一改溫文爾雅,一臉的剛強